四十八、宋案水落石出(第5/5頁)

至於洪述祖一直避居青島,到民國6年,大家對宋案已經忘得一幹二凈時,他認為沒有問題了,才化名張皎安回到上海,卻因為債務關系,被一個德國商人扭送到巡捕房。當他償清債務,請求原告撤消訴訟,從捕房裏跑出來剛要上汽車時,就被年僅15歲的宋振呂(宋教仁的兒子)和劉白(宋的秘書)死死扭住,扭到上海法院,後來轉解到北京,以主使殺人罪名於民國8年4月5日被處絞刑。他在獄中作詞以自挽,挽聯是:“服官政,禍及其身,自覺問心無愧作;當亂世,生不如死,本來何處著塵埃。”向例絞刑是全屍,而洪受刑時絞機忽把他的頭切了下來,實在是件怪事。洪受審時,初僅判無期徒刑,上訴後改判絞刑。

趙秉鈞因宋案引嫌辭職,不久調任為直隸都督。應桂馨在火車中被殺時,他正在直督任上,他當然有兔死狐悲的感慨,因此當他一獲應死訊時,不請示袁就發出緝捕兇手的命令,並在長途電話中向袁發出哀鳴:“應桂馨如此下場,以後誰還敢替總統辦事呢!”袁聽了更感厭憎,不過卻裝做若無其事的樣子,承認緝兇。不到一個月,民國3年2月27日,這位袁的第一號親信,北洋系的智多星,清末民初政壇怪角趙秉鈞,竟在天津督署內中毒,七竅流血而亡。他死時才51歲。

繼他出任天津都督的是朱家寶。

趙死後袁表面上裝出非常悼惜的樣子,送了一幅祭幛,寫“愴懷良佐”四字,上款題“智庵上將千古”。另外還送有挽聯一副是:

弼時盛業追臯益;

匡夏殊勛懋管蕭。

遜清皇帝博儀也給趙賜謚“文恭”,這位趙秉鈞當年是代袁逼宮的,“文恭”二字似諷其不“文”不“恭”!

前面曾經提過那位京兆尹王治馨,袁命他相機解釋,以圖撇清,不料他在北京各界追悼宋教仁大會上,卻說了許多欲蓋彌彰的話,他以為就是替袁洗刷了。袁聞後大為光火,對王印象惡劣萬分。原來王治馨也是參加刺宋案陰謀要角之一,民國3年6月,他為了500元貪贓被逮,袁立即發交步軍統領看管。10月21日北京大理院宣判王死刑,並於22日執行槍斃。當時貪汙橫行,賄賂猖獗,區區500元實在不算一件什麽事,為什麽要這麽認真呢?其實乃是袁借題發揮,殺王滅口而已。

至於在火車上殺應桂馨的兩個兇手郝占一和王雙喜也都不得善終,軍政執法處長陸建章督陜時,袁命郝赴陜聽候任用,就命陸殺郝。王雙喜聽到郝被殺,驚悸哀痛,住在北京旅館中發了瘋,一會兒見宋向之怒目而視,一會兒又見應血淋淋的一身向他追魂索命,不久便死了。

陸建章也是刺宋案的主角,後來被徐樹錚所殺。

宋教仁被刺,舉國哀悼,上海老百姓懷念他,於是編了“宋教仁顯聖”和“陰曹調卷會審”的神話。談因果的就說宋為一世之雄,含冤而死,死而為神,上海的許多人更憑吊宋墓以求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