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維京國王(第2/2頁)

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哈拉爾嚴禁海盜們像過去一樣在夏天出海劫掠,因為出海劫掠的結果會導致出現很多勢力龐大的海盜王,他曾為了打敗這些海盜王花費不少心血。現在要出去劫掠的話,必須得到哈拉爾的授權或者準許,這激起了挪威很多老海盜的反對。因為不堪忍受哈拉爾的專制,他們紛紛逃離挪威,去了更加自由的冰島、奧克尼郡或者法羅群島。

如果哈拉爾真的是為了得到一個女人的芳心而去統一挪威的話,那這想必是他付出的最高昂的彩禮了。據說在哈拉爾在位的50多年間,他共娶了200名妻子;兒子更是多到不計其數,哈拉爾都不知道該怎樣安置自己的那麽多兒子。甚至在六七十年之後,挪威的每一個貴族基本上都可以說是哈拉爾一世的後裔。

如此多的子孫後裔,幾乎破壞了“金發王”哈拉爾一統挪威的豐功偉績。哈拉爾後來挑選了一位自己最喜歡的兒子,即“血斧王”埃裏克(Erik Bloodaxe)繼承王位。為了維護統一,哈拉爾還同兒子共同執政了幾年。但如果王位繼承人能少一些或王室成員都能夠規矩一點的話,這種維護統一的舉措可能還能起到一定作用。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埃裏克竭力削弱王室後裔的勢力,他斧刃上的血跡大多來自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166他還殺害了無數反對自己統治的貴族。後來埃裏克的一個弟弟從英格蘭回到了挪威,他叫“善良王”哈康。哈康因為從小在英格蘭長大,所以才免遭埃裏克的殘殺。“善良王”哈康帶著一支英格蘭軍隊來到挪威,埃裏克還未迎戰就投降了。他已經厭倦了挪威,同樣,挪威人也厭倦了他的統治。此後埃裏克便離開了挪威,去了英格蘭蔥綠的牧場。

哈康是哈拉爾最小的兒子,是哈拉爾晚年時才出生的。事實證明,與他的兄長埃裏克相比,哈康更具管理國家的才幹。除此之外,他還是一位不落俗套的將帥之才。後來遇到埃裏克的兒子率軍來襲,哈康便在一座山上擊潰了他們。由於山上的殺戮十分殘忍,血流成河,這座山後來便被命名為“血山”。兩年後,埃裏克的侄子又率軍來犯,哈康便將軍隊分成10組,讓他們沿著山脊分開駐紮在不同的地方,每一個營地之間都離得很遠。這樣一來就會給人一種錯覺,認為哈康的兵力遠比實際人數要多。那些進犯的敵人聞風喪膽,慌忙掉頭逃竄。

哈康除了在軍事方面表現卓越之外,在宗教方面也表現得很有謀略,曾竭力將基督教引入挪威。同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所留下的影響一樣,基督教也能讓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發生徹底的變化。哈康在英格蘭時可能就已經皈依基督教了。基督教之所以如此值得推崇,不僅是因為它為中央集權制度提供了典範——就像弗拉基米爾曾看到的一樣,上帝絕不允許有人挑戰他在天堂的權威——還因為它可以教人學會認字,這是皈依基督教的一份免費福利。一個識字的君主,或者至少手下有識字者的君主,可以不通過面對面的交談,就讓自己的想法為民眾所知曉。在舊式的統治體系下,君王的個人影響力只能遍及他自身可以到達的範圍,而君王的政令卻可以抵達更遠的地方。識字就意味著可以頒布統一的法令契約,可以頒布政令等,這些都是讓一個王國團結統一的黏合劑。

但對於哈康而言,甚至對於以後的挪威歷史而言,不幸的是挪威人是非常堅定的異教徒,哈康迫使民眾皈依基督教的做法只是引起了民眾的不滿。可能再給他一些時間的話,哈康就成功地將基督教引入挪威了,但961年時埃裏克的兒子們又率軍來犯了。雖然最後哈康的軍隊取得了勝利,但他本人卻在本次戰爭中受了致命傷。

後來埃裏克的長子“灰袍王”哈拉爾被推為新的君主,但他並沒有什麽實權。挪威當時內訌不斷,一些勢力較大的領主便向南發展,同丹麥王國結為同盟。這些領主認為如果埃裏克的兒子向丹麥求助的話,他們就可以打著丹麥軍隊的旗號侵略挪威了。“灰袍王”哈拉爾雖然最後贏得了王位,但他也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因為在爭奪王位的過程中他曾向丹麥求助,所以他必須把丹麥國王尊為領主。挪威獨立了不到100年的時間,之後就又陷入了一片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