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行者羅洛

最終有人成功在西歐大陸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國家,但是人們對於此人的出身知之甚少。他可能有著挪威血統82,後人稱之為“羅洛”(Rollo)、“赫爾羅夫”(Hrolf)或者拉丁語叫法“赫羅雷夫”(Hrolleif)。關於他生平的最詳細記載,出自後世一位名叫聖昆廷的杜多(Dudo of St. Quentin)的歷史學家之手。該歷史學家是諾曼人,受羅洛的孫子理查一世(RichardⅠ)之托,完成這項使命。根據杜多的記載,年輕的羅洛是挪威的首位國王“金發王”哈拉爾最信任的夥伴的兒子。然而,盡管他們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羅洛的父親卻有著非常強烈的獨立人格,“絕不會在任何國王面前低下自己的頭顱”。

也許他不該如此固執。“金發王”哈拉爾在自己晚年的時候,把管理王國的任務交給了他最鐘愛的兒子“血斧王”埃裏克,但埃裏克對於固執的王公貴族沒有任何好感。老國王哈拉爾死後,“血斧王”就帶人闖入並占領了羅洛的農場。羅洛目睹了自己的哥哥被人活活砍死,他自己也遭到了流放。

同許多觸犯了強大領主的斯堪的納維亞人一樣,這個孩子成了職業的維京海盜,不停地在英格蘭和弗裏西亞的沿海地區即今天的荷蘭進行掠奪。他有著偉岸的身軀——顯然他的體形過於龐大,維京人的馬匹無法承載他的體重,因此他必須一直步行。83羅洛身邊很快便聚集了一幫丹麥人,與他共同作戰。不管羅洛的出身或者體形到底如何,我們很清楚的是他非常擅長於掠奪。他和他的同伴越過了英吉利海峽,加入了斯堪的納維亞人入侵法蘭克帝國的大潮。

阿爾弗雷德大帝戰勝異教徒大軍之後,侵略者開始重新湧入法蘭克帝國境內。885年,歐洲大陸上爆發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入侵事件,700艘戰艦載著4萬名侵略者來到了巴黎。84一位法國宗教領袖寫道:“北方人的怒火在這片土地上肆意地燃燒。”然而,與曾經圍困英格蘭的那群人不同,這支維京大軍並沒有公認的領袖。巴黎的居民派出了一位在此定居的維京人,打算與他們和談,但是這個維京人找不到一位可以代表整支大軍發言的權威人士。他問他們是什麽人,有什麽目的。根據杜多的記載,他們的回答是他們是維京人,來此的目的是征服法國。他又問他們的國王是誰,他們驕傲地挺起自己的胸膛,答道:“我們沒有國王,因為我們彼此平等。”

這次交談可能是一位諾曼作家杜撰出來的,他的目的是為了強調他所在的公國獨立於法蘭克王國,但這卻更好地刻畫出了9世紀時維京人的獨立性。他們非常重視言論和行為自由,並不僅僅把它們當作理念,而是當作不爭的事實。他們中的大部分之所以沒有自己的國王,是因為他們都是法外之徒。他們的目的是獲得名聲和求取財富。激勵他們的是掠奪能夠獲得物資,而非愛國主義或者傳統的義務。幫派或者家族是將他們松散地維系在一起的唯一紐帶。

如果非要找出一個聲望最高的維京人,那只能是西格弗雷德,他可能加入過異教徒大軍。在阿爾弗雷德和古特侖和解一年後,他率領一支大軍渡過了北海,洗劫了弗裏西亞沿岸的數座城市。接下來的幾年裏,他們一直在法蘭克王國的東部活動,掠奪了馬斯特裏赫特(Maestrict)、科隆、艾克斯(Aix)及特裏爾(Trier)。最後,法蘭克帝國的皇帝“胖子”查理(Charles the Fat)決定擺脫這些侵略者的騷擾,通過賄賂讓他們離去。

西格弗雷德愉快地接受了這場交易,並在接下來的三年裏掠奪了皮卡第和佛蘭德斯。885年,他重新回到了查理曼的領地,向他索要一筆豐厚的貢金。查理拒絕了這項要求,西格雷德於是率領他的艦隊駛入了塞納河口,擊潰了一支法蘭克軍隊,洗劫了魯昂。就是從這座城市開始,其他的兵團加入了西格弗雷德的行列。到了11月時,整個大軍已經抵達了巴黎。

9世紀時,只有兩座橋梁連接著法蘭西島和塞納河岸。北邊的橋梁較為狹窄,但是座石橋,橋的兩端各有一座守衛森嚴的塔樓。南邊的橋梁雖然建有塔防,但是由於是座木橋,所以橋梁本身較為脆弱。

一切都取決於這兩座橋梁。如果維京人能攻下它們,那麽他們不但能孤立巴黎,而且還控制了進入前方富庶區域的要道;然而,如果巴黎人守住了這兩座橋梁,維京人就會被孤立起來,暴露在敵方的援軍之前。

起初,西格弗雷德試圖通過談判來獲準通過這兩座橋梁。巴黎城內只有20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他承諾如果他們同意放下兩座吊橋,他在通過巴黎時,不會破壞這座城市的一磚一瓦。巴黎人拒絕了他的提議,說他們的國王命令他們守衛這兩座橋梁,哪怕只剩一人,他們也絕不會放棄。第二天,圍攻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