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大風歌(三十七)成敗蕭何(第4/4頁)

畫外音:

一代名將韓信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中走完了他的一生,後世的人們說這句成語的時候,在懷念韓信的同時,也多少帶有一點譴責蕭何的意味,事實上韓信的興衰與蕭何有很大的關系,但與韓信生死關系最大的還是劉邦,呂後殺韓信時劉邦是什麽時候得到消息的呢?關於這一點為什麽司馬遷給出了兩種答案呢?

王立群:

當然最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前面已經丟下來一個包袱沒有講,就是我講過《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呂後殺了韓信以後沒有報告劉邦,劉邦不知道,劉邦是平叛回來才知道這件事。但是我們看《史記·蕭相國世家》不是這樣記載的,《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的什麽呢?是呂後殺了韓信以後,立即把殺韓信的事情報告給劉邦了,兩個記載不一樣,《史記·淮陰侯列傳》說是劉邦平叛回來以後才知道,《史記·蕭相國世家》說劉邦在平叛的前線就知道了,劉邦知道以後立即做了一個反應,他不是追查韓信之死的問題,而是立即加封蕭何,聽說韓信叛亂被殺立即加封蕭何,封了蕭何什麽呢?第一,從丞相任命為相國,丞相一般設兩個左右丞相,相國只設一個,再給他升一級相國;第二,加封他五千戶,蕭何當年封了八千一百戶,現在加封五千戶;第三,派了500個士兵一個都尉,作為蕭何的警衛隊,專用的警衛部隊500人加封蕭何。

那麽大家想想,韓信被殺劉邦加封蕭何,什麽意思啊?這個以後我們再講,大家可以想想,這留一個話題。現在我們要解答另外一個,就是剛才我們提的問題,《史記·蕭相國世家》是說劉邦在前方聽到韓信被殺然後加封蕭何,《史記·淮陰侯列傳》是說他平叛回來才知道韓信謀反被殺,兩個記載不一樣,哪個更可信?我個人覺得《史記·蕭相國世家》更可信,為什麽呢?我有這麽四條理由,第一,韓信非尋常之人,韓信不是一般的人啊,韓信的軍功是天下第一,這麽一個大功臣隨便殺了,事前不請示,事後不匯報,誰有這麽大的膽子啊,呂後也不敢這樣做,韓信非尋常之輩,這是第一。第二,呂後此時不敢不報,因為殺韓信的時候正是劉邦準備廢太子劉盈,立趙王劉如意願望最強烈的時候,你想想在這麽一個關口,呂後不經請示擅自殺了一個大功臣,事後又不匯報,那要萬一殺錯了,或者劉邦不願意了,那呂後豈不是吃不了兜著走嗎?呂後有那麽大的膽子嗎?這是第二。第三,我們剛才第二點已經提到了,此事影響廢立,就這件事直接影響到太子的廢立,如果呂後這件事上處理失當,那麽劉邦抓住這件事可以一個詔書下來就把呂後給擼了,把太子給換了,這個關鍵時刻呂後一步棋都不敢走錯,特別是殺韓信這種大事,她豈敢事後不向劉邦匯報呢?我認為不可能。等到劉邦平叛回來才知道,然後是且喜且憐之,不大可能,一定是事情急得必須立即得殺,謀反了嘛,你不能等,必須立即殺,殺完以後立即上報,這個比較合乎情理。第四點,呂後邀功心切,這件事情發生在漢十一年,漢十二年劉邦就死了,劉邦死前一年正是決心把太子拿掉,換成趙王劉如意的關鍵時刻,這個時候呂後最希望的就是鬧出點動靜,展示一下呂後的肌肉,當然呂後有沒有肌肉咱們不說了,所以呂後這個時候她最迫切的就說,我這個人雖然沒有戚夫人那麽年輕,但是我對你鞏固劉姓江山,對你鞏固劉姓王朝,我呂後還能發揮作用的。所以在這麽一個關鍵時刻,這是呂後一個邀功的機會,也是一個呂後展示自己的肌肉,展示自己力量的機會,她豈能放過,好不容易抓到一個叛亂的人,而且自己親手把他做掉了,趕快向劉邦報告,顯擺自己的功勞,呂後能傻到事前不請示,事後不匯報,放棄這麽一個顯示自己的機會嗎?不可能。

所以從各方面來看,呂後一定是立即上報,《史記·淮陰侯列傳》的記載不大可信,《史記·蕭相國世家》的記載更符合情理。當然司馬遷為什麽一個這樣寫一個那樣寫呢?估計司馬遷在寫的時候已經聽到了兩種說法,所以司馬遷是個很優秀的史學家,最優秀的史學家是一般不會以自己的主觀願望去做判斷的,所以他怎麽辦呢?《史記·淮陰侯列傳》記一說,《史記·蕭相國世家》記一說,兩說都記載下來了,那麽哪一說對呢?大家看吧,這是一個最公正的史學家,最優秀的史學家的做法,不用自己的主觀判斷來影響歷史事實的敘述和記載。所以我認為這件事應當是呂後立即就上報了。但不管怎麽說,韓信因為跟陳豨聯手謀反而被最後滅了三族,但是從古人到今人,都有很多人不相信韓信謀反,古代有好多學者不相信,今天還有很多學者不相信,這就是一個問題啊,為什麽從古至今有那麽多人不相信韓信謀反呢?請看下集《反乎冤乎》,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