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風歌(三十二)白登之圍(第3/4頁)

畫外音:

白登之圍是劉邦稱帝六年以來發生的最為驚險的一次危機,面對強大的匈奴騎兵,劉邦的少數部隊隨時都有可能被殲滅,就在這命懸一線的危機關頭,劉邦身邊的一位重要謀臣站了出來獻上了一計,這個人就是陳平。那麽在白登之圍的危機時刻,陳平獻給劉邦的是怎樣的計謀呢?

王立群:

陳平的計謀是什麽計謀呢?據《史記》記載,說這個計謀的保密級別非常高,不解密,所以沒有人知道陳平用的什麽計謀。當然後來也有人為這一段做注釋的時候講了一點情況,說什麽呢?實際上還是靠美女解圍,怎麽叫美女解圍呢?前面我們說全是拆遷惹得禍,這個地方全靠美女解的圍,是陳平跟劉邦說情況危急了。據說有好多種版本,有的版本說就畫了一幅美女畫,有的版本說沒有畫畫,派人偷偷找到匈奴單於的夫人叫閼氏,跟閼氏說了,漢朝的皇帝已經被圍住了,沒有辦法了,現在回國去搬美女了,美女就這個樣,絕代美女,很快那個美女來了,漢朝皇帝就要獻給單於,單於一看見美女那肯定不喜歡你了,你就完了。不如趁漢朝的美女沒有來,你勸勸大王放個口子讓皇帝出去。所以匈奴的閼氏收了那麽重的禮,又聽了陳平的使者說的這番話,為了保自己的地位就跟單於說了三條,第一,叫“兩主不相困”,匈奴的單於,漢朝的皇帝,這算兩個民族的兩個頭,互相之間不要搞得對方很難堪,叫兩主不相困。第二,“得地不能久居”,你就是把漢朝的地占了你能在那兒住嗎?人家是種糧食的,咱們的牲口到那兒沒東西吃,咱們還得回到大草原上去,你占的地也沒有用,這第二條。第三,“神靈庇護”,單於是有神靈庇護的,漢朝的皇帝也是有神靈庇護的,有神靈庇護的,誰也不能傷害誰。據說是閼氏給單於說了這三條,匈奴的單於怎麽想呢?匈奴的單於有自己的算盤,他原來是跟韓王信的部下約好會和,然後一塊兒打漢軍,結果沒有想到不知道什麽原因,韓王信的部下沒有來,負約了,所以匈奴的單於懷疑,韓王信的部下是不是跟漢朝的軍隊勾結起來了。與其那樣不如放了他,最後下令網開一面,就把那個包圍圈放了一個角。那天早上還天下著大霧,漢軍的士兵出入匈奴的士兵都看不見,能見度非常低。然後呢,劉邦的人馬從那一個角緩緩地退出來了。這個退還有一些細節,劉邦是想快馬加鞭地跑,為他趕車那個太仆夏侯嬰說,不能快,一快就顯得咱們心虛了,慢慢走。這個時候剛好趕上那個大寒流,劉邦的士兵百分之二三十的人手指頭都凍掉了。最後撤到平城撤出來,匈奴的騎兵也退了,劉邦算白登解了圍。白登解圍歷來把它歸功於陳平,大家都說是陳平立了功,其實根本原因不在這兒。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漢匈兩家的關系決定的,漢打匈奴不在於滅掉匈奴,在於滅掉韓王信,打擊幫助韓王信叛亂的匈奴。匈奴呢,也不想抓住漢朝的皇帝,抓皇帝沒有用啊,你抓了劉邦,人家把劉邦的兒子立了,你抓了他兒子他還有兒子再立一個,這個沒有用,匈奴的目的是我要你的人做我的奴隸,要你的財物補充我的供給。漢和匈奴的這種關系,決定了匈奴並不想把漢朝的皇帝怎麽樣,漢也沒有力量把匈奴的單於怎麽樣,這才是根本的一個原因。劉邦打完敗仗之後,立即把那個劉敬給釋放了,封賞了這個劉敬。

畫外音:

從白登之圍中僥幸逃脫後,劉邦意識到劉敬具有過人的謀略和智慧,於是在一個重大國事問題上向他問計,結果劉敬想出一計,而這個計謀對大漢王朝影響深遠,並且招來了後人非常的爭議。那麽劉敬獻上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計謀呢?

王立群:

劉邦就向劉敬問計了,說我們怎麽來解決和匈奴這個關系問題呢?劉敬就給他分析了,說現在這個情況下不能打,對付匈奴就兩個辦法,第一動武,動武咱們是剛打了這麽多年,咱們士兵疲憊了,咱跟人家打不起。第二講仁義,我聽說這個冒頓單於是殺父代立,把他爹殺了代立了,和這麽一個人你能跟他講仁義嗎?仁義也講不通,只有一個辦法,讓他變成咱們的子孫就行了。劉敬就提了一個辦法,他說不知道你願不願意這樣做。劉邦說只要能行,能解決兩家的矛盾問題怎麽都行。劉敬說那可以,他說你派你到嫡長公主,他特意提出嫡,嫡長公主,那意思就是說你和呂後生的那個魯元公主拿出來吧,送到匈奴那兒去嫁給匈奴的單於,匈奴單於一知道是你的親女兒,而且是嫡出的女兒,肯定讓她做閼氏,她要一做閼氏,那將來你閨女生的那個兒子,等老單於一死他就是新任的單於了,那新任的單於是你的什麽啊?是你的外孫啊,將來你的外孫如果做了匈奴的單於,外孫還跟他外公打嗎?我沒聽說天下有這樣的事,兩家的關系就可以和好了。劉邦一聽說可以啊,就下決心要把魯元公主嫁出去。呂後不幹啊,呂後整天是一哭二鬧三上吊,劉邦就沒招了。這呂後就講了她的道理,“妾唯太子一女,奈何棄之匈奴”,我就一個兒子一個女兒,你為什麽把我的女兒非要扔到匈奴去呢?死活不讓。劉邦最後沒轍,就找了一個宗室,劉姓宗室的女兒,這不知道找到誰家去了,把人家的女兒打扮打扮,以次充好說這就是我的女兒,嫁過去了。而且陪嫁了很多匈奴最喜歡的像茶葉啊,絲綢啊,這些好的東西送給匈奴了。派誰去呢?就派劉敬去了,這事就成了,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西漢初年的一個重要的民族政策叫和親。這個和親之策經歷過高皇帝、惠帝、呂後、文帝、景帝,一直到漢武帝才改變,經歷了70多年的時間一直用和親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