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風歌(十七)漢初三傑

畫外音:

在中國歷史上,劉邦是從平民百姓到當上皇帝時間最短的一個人,劉邦從起兵反秦到楚漢戰爭中消滅項羽,最後登上皇帝寶座一共只用了七年時間,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速成”,而在劉邦稱帝“速成”的背後有三個人功不可沒,這就是張良、蕭何、韓信,其中韓信是漢初的軍事名將,他在戰場上攻城掠地立下了赫赫戰功,相比之下張良和蕭何沒有韓信在戰場上的威風,但他們在劉邦集團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麽張良和蕭何在劉邦打天下的過程中,究竟起到了什麽作用呢?他們和劉邦之間又有怎樣的關系呢?

王立群:

劉邦當皇帝和他以前的所有的君王相比較起來,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這個特點如果概括起來就是兩個字“速成”,就是他從一個布衣百姓到登上天子寶座用的時間只有七年,也就是在中國歷史上,他是從一個草根到當上皇帝時間最短的一個人,所以劉邦當皇帝以後,他手下有一個人曾經跟他提意見叫他遷都,那個人叫婁敬,婁敬跟劉邦講,他說你建立的這個漢朝和建都在洛陽的那個周朝相比,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時間的長短不同,人家周朝是怎麽得了天下的?周文王、周武王他們得天下,是在他們之前有十幾代堅持不懈地努力,最後得到天下諸侯的認可,我們講秦始皇他最後兼並六國統一天下成功,在他前面有三十五代秦國國君,人家都經過了幾百年鋪墊,然後一步一步,一個台階一個台階上來,沒有像劉邦這樣“三級跳”,七年就當上皇帝了,所以他這個“速成”就帶來一個問題,有很多人對劉邦當皇帝有看法。比如說劉邦跟項羽打了幾年仗的那個滎陽廣武的古戰場,在西漢建國以後,500多年以後,也就是魏晉時期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文人叫阮籍,此人是竹林七賢之一,阮籍登上廣武的古戰場看了看當時楚漢戰爭那個遺存,說了兩句非常有名的話,這兩句話叫:“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說世界上的英雄都死光了,竟然讓這小子最後他當上皇帝了,所以劉邦這個當皇帝後人是評論很多的,我們不多說,現在我們要說一個什麽問題呢,就是劉邦怎麽樣自己看自己的成功,這也是個大問題,別人怎麽看那是別人的看法,你自己怎麽看呢?

其實劉邦在登基稱帝不久,他就把都城定在了洛陽,他曾經在當上皇帝不久,在洛陽的南宮召集了當時的大臣,包括諸侯、將軍、列侯們在一塊兒喝酒,在這個酒宴上劉邦就提出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劉邦說你們放開膽子說,說說你們的看法,你們覺得我為什麽最後打敗了項羽當上天子,酒宴上他拋出來這麽一個問題,他這個問題一出來以後,馬上手下就有兩個大臣站出來說話了,這兩個大臣說話也很不客氣,他說陛下你對人是十分傲慢,你遠不如項羽對人那麽仁厚,就是對人來說你比項羽錯遠了,但是你有一個特點,就是你打下來一些地方以後呢,你分給其他人讓這些人去做封侯、封王,而項羽打下來地方以後他不封,所以你封了以後,大家跟著你幹有勁兒,項羽不封,大家跟著他幹沒勁兒,這就是你打敗項羽的原因。這是大臣們的意見,劉邦聽完以後,他就打斷了大臣的話,他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你沒有說到點子上,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麽呢,他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這個子房是張良的字,劉邦提到張良非常客氣都稱他的字叫子房,劉邦這個人很傲慢,但唯獨對張良不叫子房不開口,他說“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天下的人傑,我能用他們所以我得了天下,劉邦這一番高見一發表,底下大臣們都對劉邦的這個高見表示贊成,心悅誠服。

畫外音:

劉邦的這一段話給中國歷史留下了一個非常著名的話題——漢初三傑,劉邦認為當時天下最傑出的人才就是他手下的張良、蕭何、韓信三個人,正是有了這三個人的輔佐,劉邦才能最終取得天下,而在三傑之中劉邦第一個提到的就是張良,顯示了劉邦對張良的器重,那麽張良在劉邦手下究竟有怎樣的表現?他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王立群:

張良是韓國貴族,他的家世很不一般,張良的祖父曾經做過韓國三代國君的相國,他的父親做了韓國兩代國君的相國,這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話叫“五世相韓”,“五世相韓”這個意思就是說,張良的祖父跟父親曾經輔佐了韓國的五位國君,一直到公元前250年張良的父親去世,張良父親去世離韓國的滅亡中間相差了20年,也就是張良的父親死後20年韓國滅亡,但是在張良的父親去世以後,張良沒有出任國相。張良當時年齡很小,年齡小你不能做官,等到年齡大可以做官了,韓國滅亡了,所以韓國滅亡的時候,張良已經成為一個青年人了,但韓國滅亡張良的家可是不窮。因為你想想,他的祖父跟他的父親做了五代韓國國君的國相,所以他家做了這麽五代的國相,家裏面非常地富有,韓國滅亡的時候他家裏富有到什麽程度呢他家裏有300個奴仆但是這個時候他家也遭遇了一場不幸,就是他弟弟夭折了,國破、家亡,張良在這麽一個關鍵時刻,他把他弟弟簡單地安葬了,按照貴族的習俗這要隆重下葬的,簡單地、草草地埋葬了,然後把300個奴仆全部放走了,把家裏的財產全部變賣,張良就攥了一把錢,他拿著一把錢又拿了一大筆家產變賣的錢,他要尋找、找人,找什麽人呢?刺客。因為在六國被秦國兼並的這個過程中間,秦始皇用了十年時間兼並了六國,這十年中間這六國中出現了兩個熱血青年,一個是燕國的太子丹,這個人我們知道很熟悉,太子丹也是個熱血青年,另一個就是韓國貴族青年張良,這兩個人有共同特點,這兩個人都是花錢要買兇,然後去殺人,殺的也都是同樣的一個人——秦始皇。我們單說張良,當然你拿那麽多錢去找人,這個天下還是不缺人的,也不缺刺客,最後張良找到一個人,這個人是個大力士,按照《史記》的記載,這個大力士能夠把120斤的鐵錘就能夠投很遠。然後在秦始皇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外出巡遊的時候,張良和這個刺客就埋伏在今天河南原陽縣的南邊,當時的這個地點叫博浪沙,非常有名,秦始皇的車隊從這兒過,當然過的時候秦始皇已經有了戒備,因為在這之前秦始皇兩次遇刺,一個是荊軻,一個是荊軻的好朋友高漸離,兩次遇刺,所以秦始皇坐的那個車,他是同樣形制的車弄了好多輛,其中有一輛是秦始皇坐的,所以張良行刺的時候就遇到一個問題,那麽多車不知道哪一個是,就用鐵錘照著一個砸過去,把那個車給砸個稀巴爛,那個車剛好不是秦始皇坐的,所以沒有砸著,然後這就驚了駕,所以馬上就大搜捕,張良跟刺客逃了,張良逃到江蘇的下邳就今天江蘇的邳縣隱居起來,這次行刺《史記·秦始皇本紀》有記載,詳細記載了這件事情,可見這次行刺是一個重大案件,根據《史記》的記載,秦始皇由於當時沒有抓到這個刺客,下令在全國大搜捕,10天沒有抓到,張良就隱居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