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風歌(九)彭城之戰(第2/4頁)

畫外音:

項羽正在齊國平叛的時候,得到了彭城被劉邦率領56萬聯軍占領的消息,項羽立刻做出決定,西楚國的大軍留下繼續在齊地平叛,而他親自帶領3萬精兵去解救彭城。3萬精兵要去迎擊劉邦的56萬聯軍,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對比能征善戰而且一貫自信的項羽,他會怎樣來打這一場兵力懸殊的彭城之戰呢?

王立群:

項羽怎麽打呢?項羽是帶著他的三萬精兵繞到徐州的西邊,和河南接壤的有一個安徽的一個縣叫蕭縣,蕭縣離徐州60裏地,項羽帶領大軍首先是繞到了蕭縣。蕭縣劉邦沒有重點設防,因為蕭縣這個地方,只有從西邊來的軍隊才會過蕭縣,項羽從北邊來,只能往南打或者從東邊打,沒有想到項羽兜了個圈,轉到西邊占了蕭縣,然後項羽開始對彭城的劉邦的軍隊開始發起攻擊。這個仗打得很漂亮,他是在蕭縣開始打,早上開始打,中午,這60裏很快就到了,中午劉邦的彭城的軍隊已經開始“崩盤”了,全面崩潰了,崩潰的一個標志是很多人爭著跳水逃命,光跳到河裏淹死的史書記載十余萬人,十幾萬人跳到河裏淹死了。然後向安徽撤退,在安徽的靈璧,項羽又追上來又打了一仗,這一仗劉邦的軍隊又死了十幾萬,兩個十幾萬,我估計劉邦的56萬軍隊差不多解決了將近30萬。剩余的軍隊全亂套了,連劉邦自己都被圍住了,逃不出去。剛好在這個當口,也太巧了,來了一場沙塵暴,整個白天變成了夜晚,而且這個沙塵暴吹的方向是對著項羽的楚軍去吹,迎著楚軍去吹,把項羽軍隊給吹散了。這一吹散,部隊開了個口子,劉邦帶了十幾個人逃出來了。逃出來以後,劉邦就想到應當去接家人了,剛好在路上劉邦碰見了他跟呂後生的兒子和女兒,兒子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劉盈,女兒就是後來的魯元公主。《史記》有兩處記載得特別詳細,第一處是在《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這段話,這段話這樣說的:“道逢孝惠、魯元,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曰,雖急,不可以驅,奈何棄之,於是遂得脫。”這是劉邦的本紀記載的。另外,給劉邦趕車的這個人叫滕公,就是夏侯嬰,我們講過這個人,《史記·夏侯嬰傳》也記載了這件事,怎麽寫的呢?說“漢王急,馬罷,虜在後,常蹶兩兒,欲棄之,嬰常收,竟載之,徐行,面雍樹乃馳,漢王怒,行欲斬嬰者十馀,卒得脫。”這兩段話的意思合起來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劉邦帶著人逃的時候,碰見他兒子、女兒下車就把兒子、女兒就順便捎上了,捎上以後呢加了兩個人,這車跑得慢啊,跑得慢,馬也累了。後面的追兵又追得很急,劉邦就急了,就一腳把他兒子、女兒踹下去了。然後趕車的人就下來把他兒子、女兒抱上去。然後劉邦走不多遠再踹下去,前後踹了十幾次。趕車的滕公這個人心非常善良,最後都到什麽程度呢?《夏侯嬰傳》有一個記載叫“面雍樹乃馳”,就是他把孩子抱上來以後,這個車先走得慢一點,“徐行”,這個車走得慢一點。什麽叫“面雍樹乃馳”呢?就是讓他的小孩在後面抱著夏侯英的腰,小孩從後面抱住他的腰,再一個孩子抱著前面那個孩子的腰,兩個孩子加上他都抱到一塊兒了,他才快馬加鞭趕車走,就這樣寫的。但是劉邦就這,因為夏侯嬰一會兒一停車,一會兒一停車就拉他的兒女,劉邦急了,拔出來劍要殺這個趕車的車夫,最後算是沒殺。那麽他怎麽逃出來的呢?另外一篇傳記就是《季布欒布列傳》有記載,有一個項羽手下的將軍叫丁公,就姓丁,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叫丁公,帶著人最後追上劉邦了,把劉邦給圍起來了。圍起來劉邦逃不掉了,劉邦就沖著丁公說了一句話:“兩賢豈相厄哉?”這話什麽意思啊?咱們倆都夠得上是賢才,咱們兩個何必苦苦相逼呢?這個話說過以後,丁公其實完全可以把劉邦抓住,丁公就覺得該放劉邦一馬,因為他稱他為“賢”,丁公就有點很得意,就網開一面,把劉邦、滕公和他的兒子、女兒給放了,就這樣劉邦算是逃出了彭城這個範圍。所以劉邦在彭城算是打了個大敗仗,他的父親太公,他的妻子呂後,還有他的哥哥劉仲,還有他的侄子,這一幫人很不幸,沒有遇見劉邦,遇見項羽的軍隊了,所以項羽軍隊把他們一窩全抓起來,送到項羽的大營中間,項羽就扣到他的營裏面做人質,包括呂後在那兒都扣做人質,這一扣就是28個月。

畫外音:

項羽的3萬精兵和劉邦的56萬聯軍在彭城交手,僅僅一個上午劉邦的大軍就全面崩潰,劉邦的家人也大多成了項羽軍隊的俘虜,劉邦自己能夠逃出來,還是靠著項羽的手下網開一面,那麽劉邦這一次為什麽會敗得如此之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