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風歌(九)彭城之戰

畫外音:

公元前205年,劉邦抓住項羽在齊國平叛,深陷齊地不能分身的機會,率領56萬大軍東出函谷關去攻打項羽的西楚國,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打到西楚國的國都彭城並迅速占領彭城,正在齊國平叛的項羽聞訊後,率領3萬精兵殺回彭城,一場大戰一觸即發,這是劉邦和項羽自秦末起兵以來,第一次在戰場上正面交鋒,這也是劉、項爭奪天下的第一次大戰,那麽這一戰的結果會怎樣呢?

王立群:

漢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05年的春天,劉邦率領大軍東出函谷關去攻打西楚國,這是劉邦自從殺回關中以來第一次出關,要尋找項羽決戰。劉邦這次出兵打得非常順利,他是春天開始出函谷關,四月份劉邦就打到了西楚國的國都彭城,把彭城給占了。劉邦進入彭城可以說是非常順利,換句話說,劉邦這一次東出函谷關一路上打得順風順水。這裏邊有幾個很重要的原因,第一,劉邦的兵力眾多,這一次劉邦可不像鴻門宴,鴻門宴的時候當時劉邦只有10萬人,項羽是40萬聯軍。而這一次呢,項羽倒沒有組織聯軍,劉邦的軍隊達到了56萬,是五路諸侯的聯軍,所以他兵力眾多,這是他順利打入彭城的第一個原因。第二個,是軍心大振,劉邦這一次打的時候,他的軍隊士氣很高,因為他的很多士兵都是江蘇人,等於是打回老家去,所以大家的情緒特別高漲,這是第二個原因。第三個原因叫正義之旗,就是這一次打回彭城,劉邦還高舉了一面正義之旗,軍隊打仗它有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說你這次出兵有沒有道義,你是正義之師,你還是侵略他人,而這一次劉邦打出來是正義之師的旗號。本來劉、項兩家之爭是兩個集團之間的競爭,既然是兩個集團的競爭,劉邦憑什麽能夠打出來一個正義之師的旗號呢?這裏邊有一個原因,就是劉邦這次出征的時候,走到河南的新城,他在這個地方遇見了一個人,史書記載這個人叫“三老董公”,“三老”是個職務,當然這個官夠不上官,只能叫做吏,“三老”是管什麽的呢?是秦代設的專門管鄉一級的教化的叫“三老”,董公是說這個人姓董,名字不知道了,所以尊稱他為“公”。這個“三老董公”在新城攔住劉邦嚎啕大哭,這是個怪事,劉邦也愣了,就問他什麽事情。原來,這老先生一說,說他哭不是為別人,是為義帝被項羽所殺感到心中非常痛苦,然後就訴說了他心中的悲痛。這一說,劉邦的反應非常靈敏,原來劉邦沒有想到這個義帝的事。史書記載劉邦聽說這個老頭,“三老董公”為義帝之事大哭以後,史書寫了四個字叫“袒而大哭”,“袒而大哭”就是把衣服解開脫了,露出一條袖子然後大哭,劉邦跟著也哭起來了。哭完劉邦做了三條決定:第一,全軍發喪,這是一個決定,就是整個劉邦這56萬人全部要穿孝服。第二件,叫哭祭三日,史書記載的原話叫“臨三日”,“臨”就是哭,劉邦專門為義帝哭祭了三天。第三條,昭告諸侯,劉邦發了一個公文通知天下所有的諸侯,說項羽殺義帝是大逆不道,我要和你們一塊兒去消滅那一個殺義帝的有罪之人,他不說項羽,他說是殺義帝的有罪之人。

這個義帝,我們在鴻門宴之前講過義帝這個人,義帝本來是項梁接受範增的建議,在陳勝死了以後,找到當年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立他為楚懷王。項羽入關以後,在大封天下諸侯之前,他把這個楚懷王給升了一格叫義帝,這個“義”就相當於我們說的義父的“義”,“義父”那不是自己的父親,就是我認他做父親,這就是義帝的由來。然後,他就下令把義帝遷到南方去,把義帝遷到南方去以後,項羽再下令,最後由黥布派人把義帝給殺了。這個事,殺義帝這個事是劉邦出關之前所做的,就是漢二年的第一個月,10月所做的,到漢二年的春天,劉邦走到新城,“三老董公”攔著劉邦這麽一哭才把劉邦給提醒了。因為這一哭讓劉邦明白了三件事,第一,義帝之死是可以大做文章,的義帝是我們大家共同遵奉的,現在你把義帝給殺了,那麽今後我打你的時候我就要打一個旗號,為義帝報仇。所以這讓劉邦明白了第一個道理,就是義帝是一個可以利用的一張王牌。其實義帝之死早在這之前死了好幾個月了,劉邦未出函谷關之前他就知道,但是他沒有意識到這個是可以大做文章的一張牌,這個新城三老攔著劉邦這麽一哭,把劉邦給哭醒了。所以劉邦非常具有這種政治家的敏銳性,所以他立馬就覺得義帝之死是一個可利用的牌,所以他要打這張牌。第二:“三老董公”這一哭他發現天下的老百姓對義帝之死很在乎,否則,這“三老董公”怎麽會為一個不相幹的人攔著他的馬嚎啕大哭呢?說明很多人很在乎這件事,既然大家在乎,那麽我就拿這件事來大做文章,這是他明白的第二個道理。第三,是給他解決了未來的一個大麻煩,劉邦的目的是要當皇帝,假如項羽不殺義帝,將來劉邦要是滅了項羽,劉邦要當皇帝的時候,這義帝怎麽辦?還得給他辦了,現在是項羽提前把他未來的困難給解決了,他反過來還抓住這個還可以做文章,多大的政治便宜。第四個原因,是因為彭城空虛,彭城是西楚國的國都,但是彭城的守軍並不多。西楚國國都彭城就是今天的徐州,這個守軍到哪兒去了呢?項羽帶著他們到齊國平叛,陷在齊國沒有回來,所以劉邦很順利地就把項羽西楚國的國都給拿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