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大風歌(五)在劫可逃(第2/4頁)

項羽的戰略是什麽呢?司馬遷沒寫,這就是我們讀歷史最大的困惑,就是我們最想知道的,史學家不寫,他寫的未必是我們想知道的,這就是讀史的時候非常麻煩的一點。但是我們可以從蛛絲馬跡中間看出來,因為在巨鹿之戰之後,項羽封了投降的秦國的主帥章邯做雍王,雍王管轄什麽地方呢?管轄關中鹹陽以西的土地,全部歸章邯所管。大家不要小看這句話,這句話透露出來了許多信息,第一關,中的分封原來是歸懷王的,項羽自從封了雍王章邯以後,說明項羽已經不把楚懷王放在眼裏,他要把分封天下的權力奪到自己的手裏,這叫藐視懷王,他要來分封這是第一點。第二個信息透露什麽呢?他封章邯做雍王,雍只是關中之地的三分之一,它有鹹陽以西封給了章邯,那還有鹹陽以東,還有鹹陽以北呢。鹹陽的南邊就不用說了,那是秦嶺山脈,秦嶺山脈的南邊,那還有漢中之地。所以可見,第一項羽要主持分封第二項羽不打算封關中王。因為他封章邯章邯只是個雍王,他沒有封章邯做關中王,這說明什麽?說明項羽不打算封關中王,因為關中王的權力太大,如果封給章邯那章邯將來是尾大不掉可能成為項羽的威脅,所以他不再封關中王。

既然章邯不能封關中王引來的第三個信息,劉邦也不可能做關中王。這就是項羽的未來的戰略,這才是項羽決心用軍事手段解決,劉邦最根本的問題就是,他內心確實有這些火在裏面,當然項羽這個決定,消滅劉邦這個決定是非常對的,對於項羽集團來說是非常對的,因為這裏邊有一個轉變,劉、項兩家它有一個歷史性的轉變,在秦帝國滅亡之前劉、項兩家有共同的敵人是秦,有共同的目標是滅秦,所以這兩個集團有共同敵人,有共同的目標,他們是盟友、是戰友,一旦秦朝滅亡這兩個集團沒有共同目標沒有共同敵人,他們兩家變成兩個對立的集團兩個集團,要爭奪的是天下。這個變化項羽意識不到,項羽要意識到了不用大怒,項羽要頭腦非常清醒的話兩個大怒都不會有,如果他要是很清醒的話他就知道巨鹿之戰打完,劉邦也進了函谷關,秦王朝也滅了,下面就是怎麽收拾劉邦來獨霸天下的問題。所以你把著關不讓我進剛好給了我一個滅你的理由,我大笑還來不及呢,我何必大怒呢,大怒恰恰說明他沒有意識到兩家關系的歷史性的轉變,但不管怎麽說武力解決劉邦,確實是項羽集團的一個正確選擇。但是這個選擇的基礎很不牢固,這個選擇不是建立在我剛才那套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建立在什麽呢?建立在怒氣之下做的決定。這個決定一做出來本來,第二天一旦付諸實施,劉邦就玩兒完了,項羽是四十萬,劉邦是十萬,四十萬打十萬而且是突然襲擊劉邦必完。

畫外音:

王立群先生認為項羽對於關中之地是有自己想法的,劉邦做關中王不符合項羽的戰略設想。事實上巨鹿之戰後項羽的自信心大增,他不允許任何人挑戰他的權威,所以大怒之下決定武力解決劉邦,四十萬對十萬這是一個任何人都能看出勝負的對決,但問題是項羽的這個決定能順利進行嗎?

王立群:

這一夜之間發生了變化,而這個變化源於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就是項羽的季父,也就是他的堂叔,叫項伯,官職是左尹,按照楚國的這個官職,就是左丞相。這個人的出現改變了劉、項兩家的命運,那麽這個人做了什麽改變的兩家的命運呢?這個人要夜見張良,大戰前夜夜見張良,為什麽夜見張良呢?他倒不是有意泄密,他想把張良從死人堆裏撈出來,因為第二天一打劉邦和張良玉石俱焚,張良這時候跟著劉邦呢,所以他要見張良,他跟張良兩個人生死之交,他要救張良,結果他跑到張良那兒把情況給張良一說,想叫張良跟自己走其實項伯太簡單了。項伯很簡單,張良可是極其復雜,張良第一得到了絕密軍情,第二他知道項伯來救他是為了什麽呢?為了一個義氣,為了義來救他來了,所以張良非常委婉地說了番話,說,你救我是為了義啊,我是替我的主公韓王成來送劉邦的,我要是開溜了那對漢王不義,你救我是義,我要不告訴劉邦的話我就不義了,拿這個義做文章項伯無話可說了。所以只能同意張良把這個絕密消息告訴劉邦,這一告訴劉邦這事兒就大了,劉邦一聽當然是大驚失色,因為劉邦沒想到,劉邦一心想做關中王的夢,沒有想到第二天早上會來了一個滅頂之災,沒想到。

但劉邦有他很高明的地方,在最危機的時候他沖著張良說了四個字,叫“為之奈何?”我怎麽辦呢?張良當然胸有百萬雄兵完全能夠給他化解這場危難,但張良有意不說,張良反過來問了他兩個問題,第一“誰為大王為此計的?”誰給你出的餿主意?劉邦這時候很老實“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有這麽一個家夥告訴我把著函谷關不讓別人進,這都是我的了,“故聽之”,張良第二又問“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你估計估計就你那十萬人抵得住人家項羽四十萬大軍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劉邦很高明啊,劉邦這時候很老實我確實不如他,那我該怎麽辦呢?張良問這兩問很巧妙,第一他在了解情況,因為張良事先不知道情況,第二他在提醒劉邦別忘了四個字叫,項強劉弱,這四個字你別忘了,緊跟著張良一句話把破解之策點給了劉邦,張良就一句話“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這句話什麽意思呢?就是說你去告訴項伯,就說你不敢背叛項王,但這個話如果我們概括一下,用四個字概括這叫,政治欺騙,用兩個字概括叫,欺騙,再提煉一下一個字概括叫,騙,張良其實教給劉邦的招就是一招騙,按我們今天的話忽悠,一個字就解決問題了,劉邦極其聰明一聽張良說叫他忽悠,他是個大忽悠,所以下面再不用張良告訴他怎麽辦了。反過來,特冷不丁地問了張良一句:“君安於項伯有故?”你怎麽跟項伯有那麽老交情呢?他能在大戰前夜來給你通報絕密軍情,你們倆什麽的幹活?你們倆什麽關系,他能把這麽個消息告訴你,這說明什麽?劉邦這個人警惕性極高,剛才是蒙了,急了顧不上,一反應過來不就是忽悠他嗎,自己下面全知道怎麽辦了,反過來倒問一句“君安於項伯有故?”張良如實回答,說:“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當年在秦朝的時候項伯殺了人,我救了他,所以今天有了危難他來告訴我,完了,這話一說把兩人關系全說清了,劉邦下面不再問了,劉邦下面該開始危機公關了,這麽個危機關頭必須,因為劉邦現在非常清楚化解這場危機,關鍵是兩點,第一要死死抓住項伯;第二,一定要好好地忽悠一陣。因為只有項伯這個時候能見到項羽,只有項伯能夠把話傳給項羽,如果抓不住項伯你連捎話的人都沒有,所以他馬上就問:“孰與君少長?”就是張良跟項伯你們兩個人相比誰年齡大?良曰:“長於臣”項伯比我大,劉邦馬上說:“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你把他叫進來我要像對待兄長一樣侍奉他,張良出,邀項伯把項伯請進來下面“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這很簡單卮酒就是一杯酒奉卮酒,就是端起來一杯酒,為壽就是敬酒,劉邦看見項伯進來以後啥也沒幹,就做了一件事先敬酒,下面寫了四個字叫約為婚姻,這個約為婚姻就是劉邦跟項伯兩家定為兒女親家,這司馬遷非常搗蛋,中間很多情節給你省略掉了,兩個人一敬酒就定兒女親家,中間你知道忽略了多少情節,先得問問項伯有兒子還是有女兒你先得問人家,要是個丁克家庭你約為什麽婚姻啊。所以你首先得問這個情況吧,然後介紹自己的兒女,第三再了解對方兒女的婚姻狀況,第四再表達一下願意結為兒女親家的願望,第五還得勸對方接受,第六對方接受。兩家結為兒女親家你看這麽多環節,司馬遷寫得倒是很簡單“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完了,這一下子,這一步非常關鍵這一步叫什麽呢?這叫拉近兩個人的關系,拉近關系,套近乎,你想想,兩個素昧平生的人他倆從來沒見過面。第二個他倆是兩個敵對陣營的人,一個是項氏集團,一個是劉氏集團兩個不認識的,又是兩個集團的,一見面就結為兒女親家,這不是張良教的這是劉邦的原創,這高明,這說明這個學生可堪造就老師教一他能反三,張良只教他騙他,首先是怎麽騙住項伯,把項伯給忽悠住最好的辦法結成親家,當然這個結成親家算數不算數那你想多了,你想想我們通讀《史記》都知道,劉邦的兒女後來沒有跟項伯的兒女結為親家,當年許這個婚姻只是個政治交易,是個政治手段,等到將來項羽一死,項伯就沒有價值了,劉邦當了皇帝,項伯還敢找著劉邦說當年咱倆那個事,他去搶攀皇親?借給項伯10個膽子他也不敢,劉邦後來就不提了,項伯肯定不敢提,所以這場兒女婚姻純粹是劉邦危急公關的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