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顧命制度

呂後不能稱帝,只能稱制,因為她的稱制已經是一場大變革了。

為什麽這樣講呢?

中國古代王位的傳承最早實行的是“禪讓制”,但是,自夏朝開始實行“家天下”的“世襲制”,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但是,這種“家天下”傳子不傳賢的父死子繼制,在父死子幼時將會遭遇尷尬——年幼的小皇帝無法行使皇權。

小皇帝與大皇權成為“家天下”的困境之一。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中國古代的政治家們創造了一種應對這種困境的舉措:顧命制。

“顧命”一詞出自《尚書》,本為《尚書》一書的篇名,取其臨終遺命之意。後代因此稱帝王臨終前的遺詔為顧命。所謂“顧命制”,指的是帝王臨終前選取若幹顧命大臣輔佐幼主的政治制度。

武王臨終之時,其子成王十三歲,父死子繼制度遭遇了第一次尷尬。武王為了保證成王年幼時朝政不亂,年長後還能夠順利繼位,命其弟周公姬旦輔佐成王。

周公攝政,引起了諸多親貴的猜疑,他們擔心周公攝政不利於成王,但是,周公最終不負武王重托,穩定了政局,並在輔政七年之後,成王年滿二十歲時順利地將權力交還成王。

因此,周公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顧命大臣。顧命大臣的選擇一般須具有兩個條件:一是親,二是貴。要麽是皇親,要麽是重臣。

周公姬旦剛好兼有二者,他既是成王的叔叔,又是朝中的重臣。

顧命制之所以成為幼主繼位的一種成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顧命大臣多是帝王親自挑選的忠貞、才智、親貴之人,有能力執掌朝政;

第二,顧命制非終身制,一旦幼帝成人,必須交接權力。

由於周公是儒家尊奉的聖人,他又順利地完成了顧命重托,因此,顧命制隨著後世儒家地位的上升逐漸成為一種成制。

從呂後稱制開始,後宮介入朝政,皇太後幹政現象不斷發生,揭開了中國王權政治史上新的一頁。

顧命制與太後稱制的最大不同在於顧命制下的顧命大臣是先皇選定的,它具有合法性;太後稱制不是先皇安排的,而是在先皇去世後由太後決定的。因此,它的存在往往與先皇意志相左。

太後稱制也有它的諸多弊端。

一是權力終身制。

皇太後的身份非常獨特,由皇太後稱制往往導致終身制。

比如呂後,她先後在“前少帝”、“後少帝”任上獨掌朝綱八年。如果呂後不在高後八年去世,恐怕她一息尚存之日都不會交出政權,這實際上就是終身制。

雖然歷史上並非所有的皇太後稱制都導致終身制,但是,這種幾率非常高。畢竟要一個手握國家政權的人交出政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二是外戚幹政。

太後稱制,最容易產生外戚幹政,東漢一朝,這一現象最為突出。

在封建社會中,女性往往足不出戶,因此,太後往往依靠自己的娘家兄弟、父親掌握朝政,導致外戚幹政。

雖然,顧命制也有弊端,顧命大臣專橫跋扈,不把孤兒寡母放在眼裏的大有人在。清康熙十四歲就可以親政了,但是,他不得不在十六歲除掉顧命大臣鰲拜之後才奪回了政權。

所以,一旦顧命大臣權力欲太強,顧命制的弊端也就立現。

顧命制與太後稱制都不能解決皇權重大與幼子無能的矛盾。

產生這一怪圈的根本原因在於封建帝制是傳子不傳賢。皇權的繼承人始終只能在少數人中產生。無論稱制,還是顧命,都無法解決激烈的皇權之爭。這是封建帝制在繼承權上的死穴,只有徹底廢除封建帝制傳子不傳賢的陳規,才能最終破解這一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