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稱制之因

交權的恐懼感

劉邦去世之後,呂後大權獨攬,殘害戚夫人,殺害趙王劉如意,她為什麽能夠順風順水?為什麽能夠為所欲為?因為呂後手中有皇權。

無權之苦,有權之樂,呂後品嘗得太多太多。她不能交權。特別是慘殺戚夫人,呂後應當知道自己做得太過分,大失人心!連親生兒子都覺得母後做得太過分,呂後能不知道此事做得別人頗有非議嗎?交出權力會出現什麽樣的情況呢?這種恐懼感牢牢控制了呂後。

維護既得利益

維護既得利益是古今中外人的常情,呂後也不例外。她不可能放棄手中的既得利益,因此,只有女主稱制,才能保證她在幼主實際執掌朝政之前繼續保持她對權力的絕對控制。

政治才幹出眾

呂後是不是美女型皇後?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所有記載這段歷史的史書都未說呂後如何漂亮。即使在呂後年輕出閣之時,史書也沒有記載呂後的美麗。因此,呂後應當是一位相貌普通的女子。

她與當上漢王之後大得劉邦寵愛的戚夫人不同,戚夫人年輕、貌美,能歌善舞;戚夫人是靠著自己的美麗與才藝得寵的。

呂後不是這種類型的皇後。呂後和所有平民出身的開國皇帝的皇後一樣,她是開國皇帝平民時代的結發之妻,不是以美貌進入宮廷的嬪妃。因此,她們不可能因美麗而得寵,她們要麽只是做一個名義上的皇後,要麽需要用智慧迎戰挑戰皇後地位的得寵者。

呂後本來就是一個非常能幹的女人;但是,呂後的這種才幹開始並未引人注意。劉邦落草芒碭,整個家庭是呂雉在獨撐著。她要為丈夫送衣、送飯,她要為丈夫犯法而坐牢,牢獄之中還要蒙受獄卒的欺淩。劉邦起兵反秦之後,她隨時可能因為劉邦造反而面臨災難。這些苦難呂雉都熬過來了。這不僅要毅力,而且要勇氣,更需要能力。呂後在這些事情中的表現史書都沒有記載,因為,司馬遷《史記》在記載張良之時公開宣稱:

留侯從上擊代,出奇計馬邑下,及立蕭何相國,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眾,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史記·留侯世家》。

呂後在未登上皇後之位前的許多逸事,因為與天下存亡關系不大,司馬遷也都沒有記載。但是,呂後應對這些事件的能力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登上皇後之位後,呂後協助劉邦誅殺功臣;她能夠以同情的面目欺騙彭越,將被劉邦發往蜀中的彭越帶回來,勸說劉邦誅殺彭越;還能指使彭越的手下誣告彭越謀反,這種心機、謀略,盡管為人不齒,但是,它也顯示了呂後的手段。正如《史記·呂太後本紀》所記載的那樣,“呂後為人剛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誅大臣多呂後力”。

從客觀上看,呂後能夠實行“太後稱制”是她的特殊地位和手中握有足夠的政治資源。

政治資源是最現實、最有實力的資源。

呂後是高祖劉邦的皇後,漢惠帝的皇太後。這種合法的政治身份為她實行“太後稱制”奠定了強大的權力基礎。

由於惠帝與皇後無子,呂後便將惠帝與後宮美人所生之子奪來,偽稱為皇後子,這就是歷史上的“前少帝”。這顯示了呂後立新皇帝的權力。

“前少帝”年稍大,得知自己的生母為呂後所殺,憤憤不平,揚言長大後要為母報仇。呂後得知,即將“前少帝”幽禁起來,說皇帝病重,任何人都不能見。結果,大臣們沒有一個人能夠見到這位“前少帝”。最後,呂後又廢掉“前少帝”,把他殺死,再立劉義為“後少帝”,更名劉弘。這顯示了呂後廢新皇帝的權力。

呂後立新皇帝時,說立就立,沒有人反對。呂後廢新皇帝時,對大臣說:如今皇帝長期有病,已經不能親理朝政了,不能把天下再交給他。大臣們竟然說:“皇太後為天下齊民計所以安宗廟社稷甚深,群臣頓首奉詔。”大臣們不但不反對廢“前少帝”立“後少帝”,反而猛誇呂後是為天下蒼生考慮,我們奉詔。可以說,呂後拿著皇帝當猴耍,大臣們明明知道呂後殺一個再立一個,還鼓掌稱好。

從上可知,呂後此時權力多麽巨大。

為什麽呂後可以直接廢立皇帝呢?

第一,呂後出手兇狠。

劉邦廢立一個太子都沒能辦成,呂後卻可以從容地廢立皇帝。從這個意義上說,呂後在朝中行事比劉邦還要順暢。這是為什麽呢?

呂後是出名的兇殘之人,劉邦廢立太子還要和大臣們商量一番;大臣們不同意,劉邦也無可奈何。劉邦還挺有點民主作風,呂後絕不是這樣,哪個小皇帝不聽話,她就廢哪個小皇帝,殺哪個小皇帝。

大臣們敢於反對劉邦,公開和劉邦辯論,對呂後,也就是一位王陵,還敢頂幾句。其他大臣,包括陳平、周勃,都不敢頂撞呂後,惟恐引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