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沙丘政變(第3/5頁)

由於知情者範圍太小,所以,扶蘇、蒙恬、蒙毅等重要人物都無法參與。命運就掌握在胡亥、趙高、李斯三人手中。

秦始皇的玉璽在趙高手上,只要知道內情的趙高、李斯、胡亥三人聯手,就可以篡改秦始皇的遺詔,就能夠改變秦始皇的生前願望,完成大秦帝國第一次最高權力的移交。盡管趙高手下個別宦官知道秦始皇之死,但是,他們未必知道詔書內容;即使知道詔書內容,也絕對不敢泄露半個字。

所以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政治漏洞!

能夠發現這個巨大政治漏洞的人一定是個非常敏感的人。是誰最早發現這一政治漏洞的呢?

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事趙高。

趙高是誰呢?他怎麽能夠代擬詔書,存放詔書,並在秦始皇身邊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事的機要職務呢?

司馬遷在《史記》中沒有為趙高列傳。司馬遷鄙薄這個人物,還是趙高不足以人列傳,不得而知。但是,從《秦始皇本紀》,《蒙恬列傳》、《李斯列傳》等文中,卻散見著趙高的生平行事。趙高卑汙的一生,還是比較清晰的。《蒙恬列傳》中說:

趙高者,諸趙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

趙高是趙國王室的遠親。究竟是什麽樣的遠親,因為什麽事情,什麽時候來到秦國,史書沒有記載,已經無法準確得知。有人說他的祖上是作為人質來秦國,後來留在了秦國。但是,這僅僅是猜測而已。趙高的母親是犯人,受過刑,地位低下;刑滿獲釋之後,便留在“隱官”(《史記·蒙恬列傳》的原文是“隱宮”,但先秦史研究名家馬非百認為“隱宮”是“隱官”之誤)幹活。趙高兄弟數人,都出生在“隱官”。“隱官”是個什麽地方呢?“隱官”是一個安置刑滿釋放人員的作坊。

趙高出生在這樣一個地方,社會地位當然極低。但是,趙高有一大優勢,他有兩手絕活。一大優勢是“強力”,即身強力壯,做事勤勤懇懇。兩手絕活:一是精通法令,二是擅長書法。我們在《統一制度》一章中講過,秦始皇用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之時,頒布了三種標準字書,其中一部就是趙高寫的《爰歷篇》。可見,趙高一筆好字,尤精小篆。趙高的另一絕活是精通法律。秦代自商鞅變法以來,重視法律,焚書令中就有“以吏為師”之說。趙高的這一絕活在秦代極受重視。正是憑借著一大優勢兩手絕活,又善於察言觀色、逢迎獻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秦始皇和胡亥的賞識和信任,被任用為中車府令,成為秦始皇身邊的官員。中車府令官階不高,但是,管理秦始皇的“專列”,地位重要(高固內官之廝役也,幸得以刀筆之文進入秦宮——《史記·李斯列傳》)。

人皆有貪欲。趙高管皇帝車馬,管調兵的符節和皇帝玉璽,是機要官,深得皇帝信任。但是,趙高並非大秦帝國的重臣,不是高官。

趙高做了機要官員,當然希望繼續“進步”,做高官;但是,高官是跟出來的。趙高要做高官必須貼上一位公子。公子都是秦始皇的皇子啊!皇子的身份本身就是一種權力象征。秦始皇二十多位公子,選誰呢?

這個被選中的皇子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受喜愛,二是好忽悠,三是傍得上。三者缺一不可。長子扶蘇倒是符合第一條,他深得秦始皇信任,信任比喜愛更高一個層次。但是,扶蘇已經成人,不好忽悠,而且扶蘇遠在邊地,趙高也傍不上啊!

胡亥和扶蘇不同。胡亥是秦始皇二十多位兒子中排行第十八的幼子,深得始皇喜愛。最重要的是胡亥沒有扶蘇成熟,趙高能夠忽悠得了他,而且胡亥在宮中,趙高有機會傍這個政治“大款”!趙高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結交了秦始皇的兒子胡亥,並教胡亥學習法律(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央獄——

《史記·李斯列傳》)。傍“大款”,找靠山,歷來是攫取權力的法寶之一。趙高真聰明,簡直是無師自通,他深諳這個道理,並且很早就在胡亥身上下了大工夫,做了大量的“功課”,所以,一旦秦始皇沙丘病故,趙高平日的工作就顯現出成績來了。

秦始皇沙丘病故的巨大政治漏洞被趙高發現了。趙高立即想到,必須篡改這封遺詔!趙高為什麽要鉆這個政治漏洞?為什麽一定要冒死篡改這份遺詔?篡改秦始皇的遺詔可不是改文章、改錯別字,那是滅族的重罪!

世事滄桑,皆緣利害。人世間光怪陸離的萬象其實都緣於“利害”二字。人要生存,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生存環境,但是,獲得好的生存環境有兩種途徑:一是正道,二是邪道。

趙高的出身不好。他生於隱官,母親是囚犯,這在當時是一件令人終生恥辱的事;但是,趙高靠一大優勢兩手絕活當上了秦始皇身邊的機要官員,這已經是獲得榮華富貴了。不過,欲壑難填,人的貪念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