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蘇代使齊(一)

齊國都城臨淄。

根據《考工記》的記載:“匠人營國,方九裏。”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把一座城市看成是標準的正方形,那麽作為周天子的都城單邊長度就是九裏,四面城墻長度加起來的周長就是四九三十六裏。

依周朝宗法制,天子之下便為諸侯,諸侯國都城的單邊長度被規定為七裏,總周長則是二十八裏。

西周各大開國時期的強大諸侯,比如說周武王弟弟姬叔度所建立的蔡國都城蔡城,另外一個弟弟姬旦(周公旦)之子姬伯禽所建立的魯國都城曲阜,殷紂王的庶兄微子啟所建立的宋國都城宋城均是如此。

但在周朝分封的眾多諸侯國之中,卻偏偏有一個例外,這個例外就是齊國國都臨淄城。

單以周長而論,這座建立在淄水旁邊的都城周長達到了四十三裏,不但遠超諸侯國所應有的二十八裏周長,甚至也超過了周天子三十六裏的都城洛邑,是此刻華夏大地上面積最大的一座城市。

自從武王滅商紂,西周代商之後,西周立國的大功臣太公呂尚(姜子牙)就被周武王姬發分封在此地,封國名字為“齊”,這就是齊國的由來。

在那之後,呂尚就找了一個地方建立了一座名為營丘的城市,作為齊國的都城。

到了齊獻公呂山之時,這位齊國國君將營丘城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建,並將這座城市改名為臨淄,此後多位齊國國君又對臨淄進行了多次擴建,由此奠定了這座東方大城此後數百年間的輝煌。

此刻的臨淄,雖然已經不復之前之前晏嬰出使楚國時對楚王所說的那般“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的熱鬧和繁華,但卻仍然是諸國之中一等一的繁華大都市。

就在這一天清早,一輛馬車在數十名齊國宮廷衛士的護衛下,從郭城之中的館驛出發,自臨淄宮城和郭城相交的稷門緩緩的駛入了臨淄宮城之中。

馬車上所坐的這一名寬袍大袖,頗具君子之風的老者,便是趙國國君趙丹派來齊國都城臨淄的使者,趙國客卿蘇代了。

蘇代看著面前這座巍峨大氣,完全展現出一代霸主風範和齊國數百年底蘊的莊嚴宮殿群,心中也是頗有感慨。

他的兄長蘇秦,就是在這座宮城之中,被政敵所派出的刺客當街刺殺!

而他今天來到這裏,也正是為了繼承兄長的遺志,將齊國這個國家,徹底的打落到塵埃之中。

扶燕滅齊,是蘇秦為首的三兄弟共同的夢想。但如今燕武成王所執政的燕國已經是一攤扶不上墻的爛泥了,想要達成滅齊的目標,那麽就必須要借助趙國的力量。

自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來,日漸強盛的趙國和昔日老牌霸主齊國之間就爆發了多次沖突和戰爭,震驚天下的五國滅齊之戰趙國也是不余遺力的參與其中,兩國之間的恩恩怨怨早已無法化解。

只要燕趙聯合,那麽再滅一次齊國,也並非什麽空談。

所以趙國絕不能夠在長平失敗,否則的話蘇代的所有夢想就統統都成了空談。

蘇代知道自己已經老了,恐怕活不了幾年就要追尋自己的兄長蘇秦而去了,他的人生道路已經馬上就要走到盡頭,但是他一生所追尋的目標卻仍舊沒有達成。

這一次的齊國之行,很有可能就是蘇代這一生的最後一次機會了,所以他必須竭盡全力的去抓住這一次機會。

馬車緩緩的停了下來,一名早就在此等候的齊國官員迎上前來:“使者,吾王已在殿中等候。”

蘇代擡頭看了一眼,面前的這座高台名喚桓公台,台基座高一十四米,共有九十九級台階。

高台的頂端建有一座金碧輝煌、氣勢非凡的大殿,名喚金鑾殿。這座金鑾殿位於整個齊國宮城的最中央,所有宮城中的其他宮殿樓閣均如眾星捧月般圍繞著這一座金鑾殿所建。

這座金鑾殿就是齊國如今舉辦大朝議的地方所在,也是齊國的最高權力中心。

蘇代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的心情能夠變得更加平靜一些,然後走下馬車,跟著這名負責帶路的齊國官員一步步的沿著台階走向了高台之上的金鑾殿。

片刻之後,蘇代就來到了大殿之中,如迎接者所說,齊王建和齊國諸臣確實已經在殿中等候了。

在走入大殿後,蘇代先是環視大殿一圈,隨後心中不由感慨:“好大的陣仗。”

在宮殿的最上首位置上跪坐著的那個看上去不過二十出頭、頭戴紫色王冠、身著金色王袍的年輕人,便是齊國的現任國君齊王建(田建)了。

在齊王建的兩邊,數十名齊國大臣分左右兩排而坐,大臣們年紀不一,有些兩鬢早已斑白而有些卻是正值盛年,但無論他們之中的哪一位,看向蘇代的時候目光之中都不可避免的帶著絲絲發自內心的倨傲和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