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3/3頁)

魚的繁殖生長,可比人的繁殖要快很多倍,在關中和北地大量開辟人工湖蓄水之後,它的養殖規模也上去了,而且,養魚可以不占人的口糧,因為,大唐有足夠多種植魚草青儲飼料的田地,百姓們也樂意種,因為,有了割草車之後,一戶人家,種個三五百畝,都比較輕松。

韋挺說的這些,綜合起來,就是大唐的國力,聽他說完,李世民的腰杆不由的挺了挺,這些家底,可都是他上位之後儲備下來的。

當然,他也不好直接在朝堂上宣布,明年我想去打誰,大唐畢竟是禮儀之邦,只是略有深意的看向了侯君集這幫武將的方向。

會意的侯君集,還沒有開口,太子李承乾卻在自己左側聽政的座位上起身道,“父皇,我大唐數年之功,積攢下這些儲備十分難得,然,不能驕傲自滿,僅是從農耕結構方面,兒臣就看出了許多不足的地方,首先,農人百姓的勞動力負擔還是太重了些,兒臣建議,重新劃定永業田數量,遷更多青壯勞動力於本土,改革耕種模式,將我大唐的國力儲備,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聞言,李世民微微皺眉道,“具體當如何?”

李承乾答道,“遷更多耽摩道青壯百姓到本土,補足勞動力不足,逐步分地區,撤除永業田制度,推動精耕細作改革,讓全國百姓都如山南道垸田區域一般,每戶只種二三十畝田地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