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2/3頁)

“你們這些年輕人呐,看問題,總是不能看到本質,不管朝廷或者他孫正明要招那些人過去做什麽,咱們按照朝廷提出的條件拿到了土地,能有什麽錯?難道,田地會害了咱們不成?朝廷始終是要依靠咱們耕種田地,來產出稅收的,咱們種的田越多,產出的多,朝廷的稅收也多,兩利的好事情,朝廷怎麽會在這樣的事情上下絆子。今天召集你們家來,要討論的,是如何將咱們拿到手上的田地都種上,這田地驟然間多了兩三倍出來,你們各家的人手,應該也不夠吧!”

蔡璨仗著年紀大些,一直以山南道地方氏族之首的地位自居,他卻不知道,其余幾家的族長,可並沒有認為自己低了他一頭,純粹是尊老,才不與他計較而已。

“朝廷在土地的事情上給咱們讓了利,他們想要一些人手去開新田,種新作物,咱們不能與他們爭搶,否則,他們的事情辦不成,只怕也不會讓咱們好過。咱們各家屬下原先的隱戶農奴,雖然都要去衙門上那個什麽公民戶籍,但是朝廷的政策,就是五姓七家也對抗不了,何況是咱們。不過,孫正明也留了余地,他並沒有給咱們屬下這些人按戶籍劃分田地,也就是說,名義上他們是自由了,但實際上,他們還是得靠給我們各家種地為生,這就是朝廷對於所有世家的妥協,當初五姓七家也是這麽弄的,目前來說,和朝廷保持默契,咱們沒有什麽實際損失。不過,田地多了,咱們人手不夠,就得想辦法解決,聽說關中有很多新式農具,能夠讓農夫耕種起來更加省力,快捷,稍後渭南的農具工廠會大量生產這些農具,咱們幾家可以聯合給他們下大訂單,不僅價格會便宜很多,量大,他們還有大船專門負責送貨上門。當然,這只是其一,關鍵還在人手,咱們不能在本地與朝廷爭那些賣了土地的百姓,卻是可以派人往周邊貧瘠州縣去招募人手,反正那些百姓有了新的戶籍之後,可以自由出入外地,連衙門都管不著,咱們得趁早下手,歸攏一下,即便是給他們佃戶的待遇,咱們也是大有賺頭的。”

蒯昭本人這兩年可沒少待在關中,他見識過那邊的農耕效率和產出,熟知那邊的政策,以及一些市面上的消息。

他甚至打算弄一些關中的熟手農夫到門下,種植一些棉花,胡瓜等作物,在山南道本地銷售,只是目前那些他聯系的人,還沒有掌握好留種和育苗的全套技術,他給其余幾家提出這樣的建議之後,其余幾家的族長,也紛紛點頭。

不過,他這卻也是給黃續提了個醒,想到了一個大問題,道,“新的戶籍政策,不禁止百姓外出,要是,有人出高價,打咱們幾家屬下人手的主意怎麽辦?”

他這一提,倒是讓眾人突然認識到了這個問題,遠的不說,武士彟這邊,可還在招募人手做工呢,青壯勞力,可是月薪一貫,而且,還管兩餐,他們屬下的人手,要是收到消息,也跑過去做工,那麽,除了本族子弟之外,那些外姓人,只怕全都得跑光,莫非,孫正明是在這裏等著他們?

不過,細想之後,他們又排除了這個可能,一貫錢一個月的俸祿太高,朝廷不可能以這個待遇大規模的招募人手,因為朝廷養不起,畢竟,現在朝廷要跟高句麗開戰,財政困難,據說已經欠了錢莊上千萬貫,不可能在內部發展上,再做這麽巨大的投入,他們在朝堂上也有人,知道錢莊的錢也是有數的,現在已經不能再往外大量借貸了。

所以,他們認為武士彟要招募的人手肯定很有限,不過,得想辦法防止以後,眾人商議來,商議去,覺得,似乎可以利用朝廷新定的勞動協議做文章。

現在他們屬下的百姓,並不太相信朝廷,只要跟他們講清了利害,相信,不需要付出什麽代價,就能跟他們簽上一份長約,將他們綁死在自己的家族,過往的事情已經證明了,百姓給他們這些氏族種田,至少能保證不餓死,而他們自己種的話,可能連飯都沒的吃,給朝廷做工,有事做的時候用你,給你開高薪,事情做完了,你就沒了收入,而他們的田地,卻是年年都需要耕種的,不愁以後沒飯吃。

其實,當下大多數百姓對於生活的要求,也就是有個穩當飯吃而已,這些經營百年的地方氏族,最了解他們的心理。

在武家團年的孫享福一早就考慮到了他們所商議的各方面問題,在善陽出台勞動保護法的時候,他就想到了保護弱勢群體,因此,制定了很多硬性的條規。

所以,荊州這幾家,想靠勞動協議把百姓終身綁死在自己手下的手段,是肯定沒法實現的,朝廷派過來的那些法部實習生,身上都會帶有樣板合約,不符合硬性規定的合約,根本不具備法律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