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策馬揚鞭莫仿徨(第2/3頁)

徐傑回頭看了看站在身後之人,依舊擺擺手,示意他下去。因為徐傑與謝昉的話語還沒有說完,稍後還要與劉汜多談幾句,這些話語徐傑也是要說給皇帝聽的。

那人看得徐傑冷淡的回應,尷尬一笑,又道:“太師興許不知,下官也姓徐,乃淮東徐氏,與太師五百年前必然是一家人。下官只要一想到我徐氏出得太師這般冠絕古今之人,便喜從中來。下官再敬,還請太師一定要飲。”

不想徐傑聽得兩番話語,面色竟然沉了下來。

場面瞬間有些尷尬起來。

夏文見得這般尷尬場面,連忙笑了笑說道:“太師想來是思念老師,所以心中有悲。這位徐愛卿,來日再敬,來日再飲。”

夏文是想打個圓場,夏文以往一貫如此處理人際關系,以往身邊的往來無白丁,大多在於這麽一種面面俱到的妥當。不想徐傑聽得夏文這個圓場,竟然轉頭開口說話了:“你是何官職啊?”

那人臉上本是尷尬的笑,聽得徐傑開口發問,連忙把尷尬去了,笑得極為真誠,答道:“下官徐奉聖,乃是禮部右司諫。”

徐傑又問:“你想升官?”

徐奉聖聞言,雙眼一張,話語似乎噎住了。

“你想升官,不必敬酒,不若說說你近來在禮部都做了一些什麽差事,差事都做得怎麽樣。”徐傑說完,看了一眼夏文。

徐奉聖的話語徹底噎住了,這種問題,實在不知如何回答,簡單回答幾句,怕說不到位,多說就成了匯報工作了,這種場合又不適合。更重要的是,徐奉聖也有些心虛。

徐傑見他沉默了片刻,又擡手揮了揮,說道:“下去吧。”

徐奉聖起步準備往回,卻又覺得有些不甘心,還是說道:“下官來日再到太師處詳稟。”

徐傑不置可否,已然轉頭。徐奉聖也有些懊惱著往下走去,心中還在思慮著剛才自己到底是哪句話沒有說好,惹了這位太師不快。

徐傑準備再與謝昉繼續剛才的話題,看了看頭前面帶疑惑的夏文,卻與夏文說道:“陛下有何不解?”

夏文搖搖頭,答道:“沒什麽,沒什麽。”

徐傑卻還是說道:“陛下,臣若為小官,剛才必然恭敬有禮而起,寒暄三五,滿飲一杯,是為人情。臣如今為首相,朝廷權柄皆握在手,定然不飲此杯。”

夏文聽得徐傑主動解釋,便也輕松了一些,說道:“太師多少有些不近人情。”

徐傑擺擺手,說道:“陛下,興許當真不近人情,但此乃正風之舉,若是此人上前阿諛奉承一通,臣便起身與之談笑暢飲。便是助長了阿諛之風,百官便以為臣是那浮誇之輩,是那好打發之人。往後人人皆以阿諛敷衍對待於臣,小人以此走近,君子見此遠離。於國於政皆無益。”

夏文聞言恍然大悟,說道:“太師一語,醍醐灌頂。太師尚且如此,朕更知道往後該如何待人,受教了!”

徐傑答了四個字:“孤家寡人。”

夏文連連點頭:“稱孤道寡,原道就是這麽個孤家寡人。不苟言笑,不近人情,大公也!多謝太師。”

謝昉聞言拱手一語:“陛下聖明!”

劉汜也在一旁聽得連連點頭。謝昉與劉汜,目光也都在徐傑身上,有一種欣慰與肯定。

兩個剛剛再次入朝的老頭,似乎已經有一種感覺,感覺朝廷、君臣,應該就是這個模樣。這種感覺對於兩個讀書人來說,是極為舒服的。

徐傑不再多言,繼續與謝昉劉汜談論著,直到宴會將散,方才談論完畢。其實也就是所有人等著他們談完話語。

徐傑送皇帝夏文出門,一直送到車架之上。眾人拜別。

謝昉卻主動開口說道:“太師,可願送老夫走兩步?”

謝昉主動邀請,徐傑自然不會回絕,擡手作請,說道:“先生,喚文遠即可。”

“文遠?不可。如今你為太師,要立著威嚴,太師便是太師。”謝昉答道。

徐傑笑了笑,也不強求,兩人同上馬車,馬車起步慢走。

謝昉開口:“太師心中覺得天子如何?”

就這一語,徐傑其實已經就知道了謝昉讓自己送他幾步是為何了。這天下之人,不論遠近親疏,其實都還是擔憂一件事,也是徐傑上位的手段太過淩厲狠辣,讓人不得不擔憂。

既然知道了謝昉問話的含義,徐傑答得快速:“天子純良,經了風雨,性子更是成熟穩重許多。再過些時日,可成明君。”

謝昉點點頭也道:“天子敏而好學,禮賢下士。將來可擔重任。太師要多教誨之。”

徐傑笑了笑:“先生,你便直白說,我也直白答。”

謝昉聞言也笑了笑:“你當真是與眾不同啊,與這世間所有人都不同。本以為是台面下的機鋒,你生生要放在台面上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