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心、軍心(第3/3頁)

便聽頭前有人說道:“也不知這京華時報說得是真是假?”

“看這說得頭頭是道,必然不是那等捕風捉影之事,其中多半是真,要說這李家,而今實在是厲害,大軍在握,廣陽王又要登基,將來怕是更加勢大,這大華朝,就屬李家了。”

“我看不然,你看這幾篇文字,遣詞用句粗俗非常,一看就不是真正文人捉筆,說的昔日大同之戰,也與我等聽到的出入極大,這李啟明反倒成了個不知兵事之人,信不得。”

“你是不懂其中,若是你家中有老人當年在朝中軍中,便知事情沒有那麽簡單,這大同之事,雖然與平常傳言不同,但是其中真假,可不是那麽簡單,若你是聽過長輩只言片語,便知道此文所述,興許真的就是當年之事。”

徐傑聽得頭前幾人互相傳閱著報紙,互相討論,便也知道這報紙還真起了不少作用。卻還是沒有達到徐傑想要的效果。

只是之後話語,當真讓徐傑滿意非常。

便聽有人又說:“頭前就有人說這李家心懷鬼胎,甚至要擁兵自立,若事實真如文中所言,那這擁兵自立的話語,當真不是空穴來風。這麽一想,駭人啊,駭人!”

旁邊之人連連擺手,一臉擔憂說道:“不可多言,不可多言也,此事不可隨意亂說。”

幾人聞言互相對視,沉默了下來。

這就真是徐傑要的效果了,人都不傻,只要有資訊,自然就有觀點。徐傑的文,並不去主動帶什麽風向,就是單純選擇一些事情來說,風向自然就會有人帶,這才是高明。

關鍵在於徐傑選擇什麽事情說,選擇什麽事情不說。

八卦記者的套路,徐傑比旁人擅長得多。

聽到這種談論,徐傑還真就滿意了,這一趟出門的目的,心情也輕松不少。甚至也可想到軍中是如何談論此事,軍中許多都是昔日軍將士卒後人,這些事情也關乎軍漢門的切身利益,那些軍漢該如何談論此事?

這個問題徐傑並不深入分析,人心只要亂,不論如何亂,都是徐傑滿意的,軍心更是如此。

之後該是李啟明頭疼的事情了,下一期的京華時報,已然在徐傑腦中思慮著,再寫什麽?再寫司馬懿,寫個話本,寫給長故事,細寫司馬懿三代與曹家的恩怨情仇。司馬懿、司馬昭、司馬炎,還要寫司馬家的晉,是怎麽發生八王之亂的,是如何有了五胡動亂,是如何有了南北朝,是如何讓天下動蕩不安,戰火不止,民不聊生。

要寫得簡單直白,要寫得通俗易懂。

依舊直述故事,不談其他。自然有人要談論許多事情,自然有人要多想許多,自然有人要帶領風向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