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道好輪回(第3/4頁)

徐傑回頭看了看街道兩邊的那些禁軍士卒,也看著對面巷口還未站起來的禁軍軍將,猶豫片刻,還是喊了一句:“方興,且把大門打開。迎接陛下。”

大門隨後便打開了,軍漢單膝跪滿一地,連帶徐仲與徐老八也單膝跪地,這些當年為國盡忠的老軍漢,還是第一次見到皇帝。

“都免禮。”老皇帝走過人群,一直走到緝事廠大堂之內,直接落座案幾之後,也伸手示意徐傑落座。然後說道:“徐文遠,朕沒有想到,最後與朕商議這般事情的,不是朱廷長,不是劉汜,也不是歐陽正,而是未及弱冠的你。也罷,就聽你說說吧。”

徐傑知道老皇帝要聽他說什麽,也不藏著掖著,而是直接開口說道:“陛下,兩策也,一策攻人心,一策備軍伍。”

老皇帝點點頭,又問:“恩,把你心中的兩策都說來聽聽。”

“陛下,攻心之策,臣有一物,喚為報紙,上載文章,也載時事要聞。一月發行三五次,一次印制萬份之多,傳遍京城,傳閱天下皆可。此乃喉舌,細數時事利弊,可述李家為人臣子之失,可言家國天下大義,可攻民心軍心,比如今日之事,禁軍私自入城與緝事廠大戰,就可大做文章。李家在勛貴軍將中一呼百應,但是底層士卒,必然多是忠君愛國之良民,如此可瓦解李家軍心。讓李家不敢隨意造次。”

徐傑說完這一語,看了一眼老皇帝,見得老皇帝聽得連連點頭,隨後又道:“備軍隊策應,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太原之兵,可立馬調度往京城策應,以彈壓之勢,讓李家不敢任意妄為。金吾衛之兵,雖然一直由陛下親手掌握,但也要開始私下調查幾番,不得讓小人鉆了空隙。如此可保萬無一失。”

老皇帝聽完徐傑的話語,沉默片刻,說道:“太原之兵,尚不堪用,王元朗沒有樞密院調令,還不足以調得動大軍。”

徐傑眉宇一挑,說道:“陛下放心,五日之內,王大帥必能掌控大軍。”

徐傑之所以說這句話,便是有自己的辦法,王元朗想要徐傑做的事情是讓緝事廠用罪責緝拿軍將,如此排除異己。原本徐傑也是這麽想的,就如在大同做的事情一樣,但是此時徐傑已然不再這麽想,事情到得這一步,徐傑所想,唯有一個“殺”字,只要王元朗開出了名單,快速一並刺殺之,讓王元朗大軍在握,哪裏還管得什麽名正言順的罪名。

老皇帝聽得徐傑信誓旦旦的話語,笑了笑,說道:“你去辦吧。兩件事情,你都辦好。未想最後,朕之身邊,出謀劃策的是你,動手辦差的也是你。朕甚感欣慰!”

老皇帝就這麽看著徐傑在笑,徐傑只以為老皇帝對自己所說的話語極為認同。

卻也不知道老皇帝此時到底會想一些什麽?老皇帝就這麽看著徐傑笑了許久。徐傑並不知道,老皇帝忽然在徐傑身上看到了另外一個李啟明的影子,當年李啟明與老皇帝一起打壓文官勢力的時候,李啟明也是這般出謀劃策,這般智計百出。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說當年貶謫歐陽正一案,歐陽正還有一個角色,雖然歐陽正當時自己都不知道,但是這個角色歐陽正在不明所以之間,就背上了。當時正得聖寵的歐陽正,何嘗又不是文官集團的急先鋒?年輕的歐陽正,何嘗又不是無意之間就被人當了槍使?歐陽正當初的剛正不阿,正合了許多人的意,也正好做了許多人的出頭鳥。

李啟明之所以那般情況下,都沒有被治罪。當時的李啟明,與此時徐傑在老皇帝面前的角色何其相似,最初的李啟明,官職也不過六品,只能算是外戚,只能算是皇帝愛妃的哥哥,就已經幫著老皇帝出謀劃策,整治朝中那些恃寵而驕的匹夫,當初的那些文官,用家國大義的名頭,做著男盜女娼自私自利的事情,老皇帝又豈能讓這麽一個李啟明獲罪?

世間之事,總是這般復雜。文官集團式微了,勛貴武將又跋扈了。天道輪回,當年的李啟明,而今的徐傑,都是年紀輕輕就在皇帝面前展露出不凡的智謀與手段。李啟明即便犯了大錯,依舊平步青雲,以後的徐傑呢?

所以老皇帝看著徐傑笑了許久。這個笑,有些看不出來意味,但是絕對不是完全善意的。

為何人老才能成精?因為人老才能經歷這些,才能學到年輕的時候學不到的道理。若是老皇帝還能活十年二十年,徐傑的官場之路,興許再也不可能如李啟明那般平步青雲了。

此時的老皇帝,要防著李啟明。陡然看著面前的徐傑,似乎也起了許多心思,這個徐傑,難道就不要防著了嗎?雖然一切還遠,是十年二十年之後的事情,但是這個行將入木的老皇帝,只要不放心的事情,便會多想,便會深想,便要想著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