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道好輪回(第2/4頁)

此時在雙方人馬在十字路口相遇,也不知是不是上天故意的安排,李啟明猶豫許久之後,開口喊出了一句:“回頭,不從此處走了,繞道過去。”

李啟明有自己的解決辦法,京城這麽大,繞點路就是。此時李啟明對於老皇帝,要說敬畏,有一點,要說忌憚,也有一點,但也都只是一點,並不多。

李啟明似乎也不願意見到老皇帝,李啟明已然橫了一條心,便更不願節外生枝,也不想見到老皇帝。

李啟明必須去救李得鳴,不論是從家庭親情來說,還是從謀劃大事的角度,李得鳴都必須要救。

便又有金吾衛的軍將到老皇帝面前稟報:“啟稟陛下,李樞密帶人調頭了,興許是回去了。”

老皇帝搖頭說道:“回去?他是繞道去了,走吧,去緝事廠,朕先到,且看看他李啟明如何解圍救人。”

老皇帝帶著一千多金吾衛,幾百金殿衛,又啟程往緝事廠而去。

李啟明車架內,李啟功猶豫幾番,忽然開口一語:“大哥,今日這般事情,只怕難以收場,大哥頭前謀劃那麽多,卻也趕不上變化,不若……”

李啟明聞言眉頭緊蹙,李啟明知道李啟功說的是什麽意思,不若什麽?不若就直接反了,趕他娘的。

這是李啟功沒有說出來的話語,自古俠以武犯禁,李啟功不同其他人,他是個練武的武夫,先天的高手,走江湖的高人。李啟功比李得鳴的膽子要大得多,李得鳴誠惶誠恐,李啟功,開口就是這一句沒有說完的“不若”。李啟功怕的就是事情難以平息,老皇帝都出宮來了,還如何去救李得鳴呢?

李啟明沒有正面回答這一語,而是答了一句:“且行著……”

緝事廠大門之上,徐傑遠遠看到了那一架金黃禦輦,讓徐傑有些驚訝,徐傑本以為即便老皇帝出宮了,也不可能比李啟明先到,而且十有八九老皇帝不會親自出宮而來,不會以身犯險。

徐傑回頭壓了壓手臂,說道:“箭矢停下來。把李得鳴押下大牢,嚴加看管。”

緝事廠內的弓弩停了下來,緝事廠內的存的羽箭,其實也所剩無幾。直到此時,徐傑方才下令把李得鳴收押入獄。

便聽得一聲大喊:“陛下駕到!”

擁擠在遠處街道的軍將士卒,都讓了開來,躲在街邊巷角的軍將士卒,看得弓弩停了,也都走了出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錯落不一,徐傑也從大門之上下來,站在緝事廠門外迎候。

老皇帝從車窗裏看到了大街上的不少屍首,皺了皺眉,放下了車簾,也有許多金吾衛的漢子開始清理街面。

老皇帝似乎還是看不得這般的場面,並非老皇帝看不得血腥,而是這樣的場面,似乎回勾起老皇帝許多不好的回憶。

車架到得緝事廠門前,老皇帝下來之後,看著行禮的徐傑,開口竟然又是一句:“徐文遠啊,你當真好大的膽氣。”

徐傑也聽不出老皇帝語氣裏是貶是誇,唯有答得一語:“差事在身,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老皇帝點點頭,又問道:“李得鳴呢?”

“回稟陛下,剛剛收押入獄。”

“你準備如何收場?”老皇帝問了一語。

徐傑似乎聽出了老皇帝對於今日之事,多少有些不滿意,為何不滿意?興許是這老皇帝真的受到了一些驚嚇,興許是這老皇帝覺得徐傑有些莽撞了,不該那般去捉拿李得鳴,不該把事情鬧得這麽大,捉拿李得鳴這件事情本身是沒有問題的,老皇帝以為徐傑會不聲不響的就把李得鳴緝拿住,而不是這般情況。

老皇帝顯然心中也有擔憂,擔憂真的有人鋌而走險了,真的有人拔劍而起了。否則老皇帝也不會讓金殿衛的高手盡出,來保護自己。

老皇帝也有老皇帝的怕。

徐傑本來就是想著不聲不響抓住李得鳴,但是計劃雖然如此,現實卻不是如此,徐傑頭前在那大營之外,那般的追趕,李得鳴還是入了大營之內,徐傑不沖進大營,如何抓得住李得鳴?當時徐傑壓根就沒有想過偃旗息鼓。已然是一股熱血上湧,好似沒有了回旋的余地。

徐傑也沒有想到老皇帝會問自己如何收場,徐傑想過收場的辦法,甚至徐傑連後續許多問題都想到了,但是此時卻又不知如何去說。唯有開口一語:“陛下,臣以為此事收場不難,進城之禁軍,不過一萬余人,李啟明若是到了,這些人必然就出城去了。之後的事情,卻是難題,李啟明經過今日之事,興許會一心鋌而走險了。”

徐傑所言不差,卻也有差。因為李啟明在這件事之前,已然就決定鋌而走險了。

老皇帝聞言沉默了片刻,擡手指了指緝事廠大門,然後說道:“把門打開,進去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