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元朗,賺大了(第2/4頁)

王元朗說得好似有些傷感,徐傑聽得雙眼發亮。

老皇帝真不傻,太原東北方是大同,往東入河北能擋燕雲,太原有一個沒有存在感的王大帥,二十年官職不升不降。

當真是耐人尋味!

“大帥為國戍邊幾十載,下官敬佩之至!”徐傑答了一句。心中已然明了,這位王大帥,還真不是李啟明一路的,李啟明經營十幾年,終歸沒有把這個毫無存在感的王大帥經營透徹。

王元朗又開口道:“緝事廠是個好衙門,合該在太原開衙駐人手,幫老夫巡一巡這邊鎮軍將,也為那些戍邊的士卒們多一些公道,如今這禁軍裏烏煙瘴氣,正需要徐欽使這般有手腕、敢做事之人來巡查一番。”

王元朗話語說到這裏,徐傑似乎豁然開朗。

這個王大帥,不僅是在朝堂上沒有存在感,在軍中也沒有存在感。這麽一語,就是告訴徐傑,這太原禁軍,要來一個大換血了。

這也讓徐傑想通了為何李啟明能放任王元朗當這個太原總兵了,因為這個總兵很配合李啟明,對軍中什麽事情都不管不顧,麾下軍將,想收攏誰,想安插什麽位置,王大帥向來都是極為配合。

這也是王元朗自保之道,做一個與世無爭的總兵,也難怪王元朗能置辦這麽一屋子的書。

王元朗此時要對麾下軍將動手了,還是叫徐傑來動手,依舊還能把自己置身事外,還能讓王元朗當那個表面上與世無爭的總兵,還能蟄伏在暗處,依舊沒有存在感,依舊讓人想不起來王元朗這麽一號人。

徐傑從太原北上大同的時候,王元朗不見他。徐傑從大同回來了,王元朗才見他。興許是徐傑能從大同回來了,王元朗才覺得徐傑有資格、有能力來辦好此事。

這些事情背後,都有一個人的身影,便是老皇帝夏乾。王元朗也有王元朗的高明,韜光養晦都不足以形容王元朗的高明。

徐傑想了許久,沒有答話,想了這麽多事情,對面前這個王元朗更是佩服了幾番。但是徐傑對於未來的事情,又多了一些擔憂。

下這麽大的棋,似乎無不預示著不久的將來,可能真有一場腥風血雨,徐傑擔憂的是自己在這般的腥風血雨之下,該如何保住自己。

這已然不是江湖拼殺,也不是高手比武。這是洶湧潮水,再大的浪花在這樣的潮水之中,也只能隨波逐流。面對以萬計算的鐵甲,徐傑這一身武藝,又算得什麽?

如歐陽正那般的人,或者謝昉,甚至吳仲書。這些文人,潛意識裏還多是政治上的爭奪謀劃,想的是運籌帷幄。

豈不知,運籌帷幄,終究是以血腥來完結。

徐傑感受到了一種威脅。

王元朗隨著徐傑沉默了許久,終究又開了口:“徐欽使還未北上之時,陛下就曾來過信了,說欽使是信得過之人。欽使可別讓陛下失望。”

徐傑鄭重其事點點頭:“此乃緝事廠分內之事,大帥稍等月余,當派得力幹將前來。”

王元朗轉臉一笑,點點頭,不多說,不多留,擺擺手道:“徐欽使進府有些時間了,恕不遠送。門口備了厚禮,欽使不必客氣。”

王元朗當真是謹慎,見徐傑這種事情,王元朗也是做得滴水不漏,會面的時間控制得極短,還給徐傑備了厚禮。

這份厚禮,徐傑得收,這配合王元朗。王元朗要做那個別人眼中低調不管事,甚至怕事的大帥,徐傑自然要配合他。

今日徐傑入得總兵府,就是王元朗怕惹火燒身,賄賂討好徐傑來著。

徐傑也不多留,拱手而出,門口的厚禮,實在不輕,拉車的馬匹好似都走不動一般。

徐傑出門而來,還大聲笑語:“這一趟賺得多!”

徐老八聞言也笑:“傑兒,還是當官好啊。”

徐傑笑著點點頭,上馬,大手一揮,幾十匹馬往城南蜂擁而去,在一處宅邸面前停住。

徐虎下馬敲門,乒裏乓啷。

一個小廝一邊開門,一邊罵罵咧咧:“這般敲門,作死呢?報喪啊?門壞了你賠得起嗎?”

門才開了個縫隙,徐虎大手就往縫隙裏伸了進去,一把抓住小廝提了出來,往外一扔,七八步外已然摔懵了。

漢子們如狼似虎而入,徐傑甚至都沒有下馬,就這麽打馬低頭進了宅子。

“所有人,都拿到此處來。”徐傑坐在馬上,話語狠厲。

宅子裏雞飛狗跳,大呼小叫,毆打之聲,拖拽之聲,謾罵之聲,鬧作一團。

一個一個的大漢,拖拽提拉著宅子裏的人聚到了前院。

下人小廝,伺候丫鬟,燒火廚娘,半大孩童,妻妾老婦,呼天喊地。

“我好歹也是舉人身份,豈可如此有辱斯文?你們是哪裏的官差,如此侵門踏戶,可有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