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貓捉老鼠,春闈(第2/6頁)

衛十五步履虛浮,顯然也是裝出來的,進來只是左右拱手,也不說話。

徐仲打量了片刻,站起身來,徐老八遞上了一根鐵拐杖。

徐仲拄著拐,一直走到衛十五面前。開口問道:“哪裏人?”

“在下河北大名府人士。”衛十五依著剛才的謊言再說了一遍。

卻是不料,徐仲忽然出手,一拳快速往衛十五胸前擊去,顯然就是試探了。

衛十五當真是不凡,下意識準備拔刀反抗,卻硬是止住了動作,白白挨了這一擊。這對一個有著非常敏銳的戰鬥嗅覺的先天高手來說,並不是那麽簡單能做到的。

一聲悶響,衛十五從大廳中央直接跌倒在了門口處,爬起身來就罵:“江南血刀堂,不過如此!仗勢欺人,也不怕江湖人笑話!有種就把老子殺了!”

衛十五以進為退,心計實在不錯。衛十五能忍到現在,一直忍到這血刀堂的宅子裏來,本身就是極為有智計的。與其日日擔憂,不如鋌而走險,或者說也並非真是如何鋌而走險,這江南之地,還真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如果過了這一關,衛十五便可大大方方逃往南方了。

徐仲聞言卻沒有絲毫的反應,而是又往前走了走,也走到大門口處,開口又問:“你是大名府哪裏人?”

衛十五滿臉的疼痛表情,一副大義凜然模樣,毫不猶豫:“老子是大名府魏縣之人,要殺就殺,多說無益,只怪老子不該到這江南來。江湖有道義,自然有人收了你們這些仗勢欺人之輩。”

徐仲聞言,回頭看了徐老八一眼,徐老八也慢慢往前走了,手中握著兩柄刀。

徐仲方才再回頭看向衛十五,不緊不慢開口:“我聽你這口音,倒是像開封府的,不像大名府的。”

開封府,就是汴京。大名府在汴京以北,兩地相距四百裏地。對於一般南方人而言,兩地口音難以分辨,聽起來只覺得差不多,甚至大多數南方人,連河北話與山東話的差別都分辨不出。

想要分辨北方口音的區別,除非真認識一些北方各地之人,真與這些人交談交流過。

一個人的口音,在這個年代,就是一個人的烙印,沒有人會閑來無事去練習另外一地地方說話的方式,沒有這個需求,也沒有這個必要。

官府緝拿逃犯,口音往往是最為重要的依據之一。另外還有一點緝拿逃犯的辦法就是各地鄉土觀念,一般村鎮,只要有外地人來,百姓多會極為關注,到異鄉去,都會被人盤問無數次,從普通百姓的盤問,到官府差人的盤問,都是少不了的。

其中也有戶口制度的影響。若是時代再往前,到得秦漢之時,各處的外地人就更少了,除了官府之人與世家大族讀書人之類,就沒有出門在外的人了,你要不穿上一套公服,或者是穿一套錦衣華服,只要出現在外地,必然會被官府盤問,不是賊人也是半個賊人。

即便是在城市裏,一個外地人落腳久了,也會被人反復盤問。甚至本地人也還有欺生排外的傳統。還多的是那些閑散之人上門欺壓,還有那些閑散無賴想著官府裏的賞錢,報官把外地人抓到大牢裏問上一頓,也是正常。

所以並非在古代犯罪,就真的難以被抓到。在古代犯罪,真正能逃脫制裁最有效的辦法,那就是山林曠野,若是想真正生存下去,唯有一條路,就是能尋到黑道綠林的山寨入夥,落草為寇。

衛十五聽得徐仲一言,面色微微一變,卻是轉頭又道:“老子怎麽就不是大名府的人了?大名府裏幾個縣,口音都有差別,你一個南方人,卻非要說老子不是大名府的,這般是何道理?”

徐仲並不多言,而是鐵拐往前一戳!

衛十五心中氣憤不已,卻還是假裝躲閃一下,然後被這鐵拐戳個正著,摔到了院子中。

徐仲也是一瘸一拐又跟了出來,慢慢悠悠說道:“昔日我在邊鎮,袍澤兄弟裏有大名府的,也有開封府的,河間府的,真定府的,太原府的……”

衛十五已然面色大變,千算萬算,似乎還是算差了一招。

徐老八跟上頭前,把刀給了徐仲,忽然開口大喊:“十五?”

衛十五聞言身形一震,事已至此,唯有拔刀而出,直往院門飛躍而去。徐仲已然兩番擊打,卻都是出手試探,並未真的把他打傷,此時衛十五要逃了,身形快若閃電。

徐老八已然持刀急追而去,身後也還有十幾號漢子持刀越過院墻跟隨徐老八疾馳。

反倒是徐仲笑了笑,喃喃一語:“傑兒當真是縝密!”

整個院子裏忽然喊叫不斷,卻又絲毫不亂。片刻之後,門口已然聚了幾十匹馬。

徐仲已然翻身上馬,也有人來幫徐仲綁紮腰腹與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