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劍閣劍,樂山刀(第2/2頁)

這一問,兩人卻是發愣了,這江湖,還真沒有什麽天下第一刀。三胖便得到:“秀才,往常還真沒有過這般的稱呼,你今日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我便是這天下第一刀。”

二瘦聞言,又是擡杠:“胡說八道,滄北董達義,刀法就不在你三胖之下,老子與他交手,便也是不分勝負,你又何能勝過他?”

三胖聽得這個名字,倒是真泄了氣,要說天下第一這種名號,便是要比所有人都強,這個董達義,便是真如二瘦所說,不在他之下。便聽三胖聞言說道:“那老子就去尋董達義比試一番,分他娘一個高下,看看誰是這天下第一刀。”

卻是徐仲聞言,眉頭緊皺,一臉思索模樣。口中還在默念,董達義,董大力,董大力,董達義?

隨後徐仲開口:“不知楊兄是什麽時候與這董達義交的手?”

二瘦聞言,一邊思索,一邊說道:“有好些年了,時間太長了,我算算……”

徐仲聞言大喜,時間當然是越長越好,越是長,這董達義與董大力,便越有可能是一個人。

二瘦想得片刻,又道:“合該有十一年了。”

徐仲聞言有些氣餒,再問一次:“不是十九年前?”

董大力比徐仲入伍早,徐仲入伍之時,董大力就當了兩年多的軍漢。如此一算,便是十九年時間。

二瘦連連擺手:“哪有十九年,十九年前,我還在蜀地與三胖拼命呢。”

徐仲連忙看向三胖,便看三胖也點頭道:“十九年前,劍門關,我與二瘦一戰,差點一命嗚呼。”

徐仲便也不再去問了,這董達義與董大力,都出自滄北派,都是用刀的高手。而且徐仲也早猜想過董大力只是個化名,董達義與董大力的音調上何其相似。徐仲已然就在猜這兩人是一個人。

奈何不是!

卻是徐傑在一旁,聽明白了自己二叔所想。腦中想了片刻,說道:“二叔,有一個董達義,興許還有一個董達禮,禮義禮義,聖人之道也。董達禮,是不是與董大力更合諧音?”

達禮顯然比達義,更與大力諧音。

徐仲聞言大喜,又默念幾遍,開口再問:“二位楊兄,可曾聽過滄北有個董達禮?”

便看二人一臉不明所以,聽不懂這叔侄二人的對話,卻也沒有聽說過董達禮這個名字。只得連連搖頭。

董大力對徐仲,甚至對徐家鎮的漢子,恩情極大。沒有董大力,興許也就沒有如今的徐家鎮,也沒有徐仲這一身武藝,徐仲也不可能在屍山血海中走出來。只可惜當年,十五年前的大戰,董大力其實也沒有入得先天,就在戰陣之中死去了。

三胖見得徐仲還有不甘心的詢問之色,便開口答道:“十一年前,滄北出了個用刀的高手,我兄弟二人便尋河北而去,與之約戰。雖然有一戰,卻也並不了解滄北之事,興許這董達義有一個兄弟叫董達禮也說不定。”

徐仲聞言,嘆息一聲,尋這董大力,也並非是有什麽多余的想法。便是想著他一人在軍中,還隱姓埋名的,戰死了也沒有家人收屍。若是能尋到他的家人,至少也把他的消息帶回去。還有董大力存在徐家祠堂裏的骨灰,當也還回去,認祖歸宗。不讓他一個孤魂野鬼在外漂泊。

徐傑聽得徐仲嘆息之聲,開口說道:“二叔,以往你要顧著我與奶奶,離不得家,出不得遠門。過得兩年,我若是進京趕考,便去一趟河北,帶著董前輩的骨灰親自往滄北派去一趟就是。定然尋到前輩的親屬,二叔放心就是。”

徐仲聞言點了點頭,似乎想起了許多往事,才練得一年多武藝的徐家四兄弟,上陣拼殺的往事。隨後點了點頭,拄著拐杖慢慢轉身,往廂房而去。

便聽三胖上前說道:“秀才,你若是去滄北,我們便一起去,也做個伴,我便去把那天下第一刀的名頭爭來。”

徐秀才受了二叔的影響,心情也顯得幾分低落,只是點了點頭道:“那你倒是要等兩年。”

兩年之後,郡試開考,得中,便是舉人老爺了。便可進京趕考,考那進士及第。老奶奶每日念念叨叨,一股子精氣神,都靠著徐秀才的進士及第支撐著。徐秀才便也不能讓老奶奶失望,死不瞑目。

之下,也還有徐仲的日日期盼。徐仲這個軍漢,卻是對徐傑考取功名各位的上心。當真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三胖聞言便道:“倒是也不急,先看了錢塘大潮之後,贏了二瘦一千兩銀子再說。”

二瘦聞言,便是又要上前來爭執幾句。

除夕夜,已然是又過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