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十八手(第2/2頁)

卻是徐傑也隱隱還有猜測,猜測這董大力,怎麽聽都不像是真名。反倒像市井農漢的名字。

此時多猜這些也是無益,卻是這番故事也說明了一個道理,武藝再強,也難免戰陣而亡。一人再如何勇武,能殺十人百人,終究贏不了成千上萬的人,何況軍中也不少能人。

“二叔,便也當上門去謝。若是他家裏還有一些親人之類,也當把董前輩的消息給親眷家屬帶回去。”徐傑猜了幾番,便也知道有些事情必須去做。

徐仲當真釋然了一番,嘆了一口氣,面色正了正,直白說道:“今日你們兩人便學了這十八手的絕技,明年你就往郡城去了,再不學就不知何時能有機會了。”

徐傑今日便是知道自己要學真正的絕技,要是往前兩年,徐傑大概不會如何興致勃勃,今日卻是不同,經歷了兩番大戰,徐傑看了別人的絕技,便也越發知道這絕技的重要性,也是面色嚴正,一本正經等待徐仲教授。

雲書桓卻是雙眼發亮,已然把刀拔了出來,躍躍欲試。

徐仲便也慢慢把刀拔了出來,刀身銹跡斑斑,刀背刀刃之上,還有許多卷刃與缺口。這柄刀,顯然飲血無數。

徐傑也是盯著這柄刀,眼神都挪不開。這柄刀徐傑見過,一直掛在徐仲的床頭之上,但是從未出過鞘。以往徐仲教導武藝,都未用過這柄刀。這柄刀顯然是軍中帶回來的,軍中不能帶兵器甲胄走,卻是徐仲憑借著營指揮使的身份,還是把自己這柄佩刀帶了回來。

這柄佩刀前一個主人,便是徐傑的父親。也是徐仲在大哥臨時之前接到手中的。這柄刀,不知殺了多少草原室韋蠻人,不知經歷了多少生死大戰,也不知經歷了多少世間冷暖。這柄刀也是兄弟四人湊了全部家當請軍中的老匠人百煉打造而出。軍中的老匠人一輩子與兵刃打交道,技藝已然絕頂,拿了重金,耗時三個月,百煉精鋼,甚至還加了珍藏的隕鐵,方才有這柄好刀。

刀是好刀,奈何面目全非,銹跡斑斑,卷刃缺口遍布其中。再也看不出當年削鐵如泥的威勢。

徐仲看得徐傑盯著刀看的眼神,開口說道:“這柄刀,名飲血!原來是大哥佩刀,後來給了我,以後就給你吧,刀是絕頂的好刀,你可不要嫌棄了。”

徐傑哪裏還能嫌棄,聽得徐仲話語中帶著的滄桑,唯有一股悲涼,口中說道:“二叔說的哪裏話,侄兒必然視若珍寶。”

徐仲聞言放心不少,微微揮舞了一下銹跡斑斑的飲血寶刀,隨意揮了兩下,口中說道:“軍中制式長刀,以唐橫刀一脈相承,重的十斤以內,輕的四五斤也有。這柄刀,加了隕鐵,重達一十八斤,對臂力要求甚高。如今你內力不差,便也不在話下了。”

徐傑當真沒有想到這柄刀竟然有十八斤重。也如徐仲所言,軍中制式的長刀,就是唐橫刀模樣,並非重兵器,也並非如陌刀那般的長兵器。但也是最為符合人體力學的比起,十八斤重,已然超乎了想象。便是好的四米馬槊,也不過這個重量。一般長槍,便更輕了不少。

也是軍中其實並不用真正的重兵器,十幾二十斤,已然就是比較重的了。真正的重兵器,便是極少人使用。便是江湖上,那些扛著幾十斤大錘之類的人,大多也是裝點著門面,以展示主人力大無窮,不可招惹。

真正高人,用真正重兵器的,當真比鳳毛麟角還少。

便看徐仲單腳點地,拐杖掛在手中,長刀已出,口中大喝:“第一手,平地隨風起!”

徐傑與雲書桓,兩人瞪大眼睛,看著當場風卷殘雲。

徐仲十幾年來,第一次這般真正施展絕學。

這十幾年來,唯有今日才是恣意,才是發泄,才是告慰,才是祭奠!

“第二手,扶搖九萬裏!”

單腿殘疾漢子,胡須顯得有些邋遢,發髻也並不齊整,面上溝壑不少,額頭紋路太多。

唯有今日姿態舒展,胸中暢快!

這才是先鋒營指揮使徐仲!

那個兄弟四人互為倚靠,縱橫沙場,一往直前的農家漢!

那董大力,一個軍中醉生夢死的老漢,一個身懷絕技卻在軍中終老的高人,創了這十八手的絕技,取了這詩意縱橫的招式名稱,又哪裏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