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止水(第2/3頁)

“即便如此,歡顏郡主還要堅守鄴城?”

“何止鄴城,冀州軍已推進至孟津,要沿河與寧王決戰。我此次前來拜訪,乃是向公子問計。”

徐礎搖搖頭,“我能想到的計策,歡顏郡主都能想到,擊退寧軍,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全在用人與大勢。”

“即便如此,我也想聽公子的意見。”

徐礎沉默一會,“不如你先說歡顏郡主之計,我若有其它想法,必會告訴你。”

“公子倒輕省,好吧。嗯……其實也簡單,郡主早有準備,先是力排眾議,將晉陽讓給鮑敦,與他結盟,共同抵抗寧王。”

“鮑敦最在意者是他的家鄉汝南。”

馮菊娘笑道:“羅漢奇魯莽之人,幫了朝廷一個大忙,他從鄴城退兵之後,憤怒異常,將所有罪過都算在鮑敦頭上,也沒請示寧王,直接派兵去往汝南屠城。消息傳來,鮑敦立刻宣布叛寧,願意歸順朝廷。”

“請接著說。”

“寧軍勢大,郡主說只有鮑敦還不夠,又派人去往淮州勸說盛家。”

“歡顏郡主欲與盛家結盟,已不是一次兩次,連萬物帝的女兒都嫁過去,卻沒有取得成效。”

“確實,盛家極度不可靠,這回也是如此,但盛家十分害怕被寧王吞並,至少能派兵騷擾一下江東,令寧王不能全力北上。”

徐礎又想一會,“沒有比之更好的計策了。”

“公子以為能有幾成勝算?”

“要看。”

“看什麽?”

“看歡顏郡主如何處置朝廷內患。”

馮菊娘輕嘆一聲,“公子與郡主果然是心有靈犀,想到的事情都一樣,就是內患令人頭疼。朝廷缺個皇帝,濟北王合適,但是大臣們不同意,說是沒有子亡父繼的道理,至少也要是同輩人才行。可是塞外的那一個不能承認,濟北王再無子嗣,皇帝也沒留下一男半兒。郡主倒有兩個弟弟,但是輩份不對。如今只剩下一個人選,郡主曾有一個兄長,早年亡故,留下一個兒子,今年七歲,與大行皇帝同輩,大臣們同意,濟北王也沒有意見,但是郡主不肯點頭。”

“因為湘東王。”

“嗯,湘東王還在寧王手中,郡主雖然不能因家事壞國事,但是她說一立新帝,湘東王便是皇帝的祖父,於朝廷更成掣肘,因此她決定暫緩選立新帝,仍以大行皇帝的名義治事。”

徐礎不語。

馮菊娘道:“公子以為不妥?”

“歡顏郡主沒錯,但是……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塞外有何動向?據說晉王送來一顆人頭?”

“這件事……我不好說。”

“其實是單於大妻送來的吧?”

“原來公子猜到了,那就沒什麽可隱瞞的,晉王還是聰明,到了塞外很快就找出郡主安插在賀榮部的心腹之人,一刀殺死,還將頭顱送回來。但也僅此而已,晉王忙於平定塞外之亂,郡主說,除非中原再度大亂,他十有八九不會入塞。”

“歡顏郡主安排周密,勝算雖無十分,也有六七分,只是這一戰打得會比較久,鮑敦、盛家皆非可信之人。”

“走一步算一步吧,公子可有補充?”

徐礎搖搖頭。

馮菊娘有些失望,“公子真的不管閑事了。”

徐礎笑道:“真是沒有更好的主意。”

馮菊娘告辭,沒有立刻離開,而是找到張釋清,向她耳語多時。

這天夜裏,張釋清派人將徐礎請去自己房中——兩人比屋而居,出門轉個彎就是。

屋中點著蠟燭,張釋清換上一身新衣裳,道:“馮姐姐說,咱們得做真夫妻,才能絕了我父親的念頭……”

徐礎笑道:“田夫人此來也不全是胡說八道。”

張釋清輕哼一聲,又道:“馮姐姐說她沒勸動你出主意,我現在信你七成了。”

“只是七成?”

張釋清笑著點頭,“只是七成。”

徐礎吹熄蠟燭,再不計較此等小事。

秋去冬來,接著又是春天,戰事果然陷入膠著,寧軍一度攻到鄴城城下,很快退卻,思過谷未受影響,除此之外,極少再有消息傳來,天下群雄孰起孰落、孰強孰弱,谷中人全不知曉。

初夏的一個黃昏,思過谷迎來一位意外的客人,指名要見麻金。

麻金出谷見客,很快獨自返回,將一封信送到徐礎房中。

徐礎正教馬軾認字,接過書信看了一遍,還給麻金,“原信退回。”

“宋將軍興起在即,徐先生真不動心?”

“我行過的陰謀詭計太多,害人無數,身帶不祥,宋將軍還是不要用我為好。”

麻金等了一會,“我得回去。”

徐礎起身拱手,“麻兄保重。”

麻金看一眼仍在努力描字的馬軾,心生不舍,但是拱下手,轉身離去,未說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