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2/3頁)

昌言之正色道:“我的確不希望公子為寧王所用,但是我說梁王不錯,乃是真心話。”

“怎麽個不錯法?”

“我知道許多人經常嘲笑梁王的那句‘大梁帝胄’,若在從前,我也覺得這是個笑話,現在卻以為難得。為何?亂世之中,有人趁勢而起,稱王稱霸,可是一到需要冒險時,全往後退,皆存自保之計。跟隨公子一路走來,敢於迎難而上者唯有漢州樓長史、荊州陳病才、東都梁王……江東寧王寥寥數人而已。平心而論,樓長史與公子雖是兄弟,但無兄弟之情,陳病才對公子毫無信任,寧王殘暴專斷,不必我來多說,只有梁王以帝胄自居,志存高遠,能用公子之計。”

“你說得我快要心動了。”徐礎笑道。

“可公子還是另有打算。”

“我並無打算,只是還沒有下定決心。”

昌言之嘆息一聲,正要再說下去,外面有人道:“盛家小輩,求見徐先生。”

昌言之掀開帳簾,迎進來一名年輕人。

年輕人的胡須剛剛遮住咽喉,長著一對極明亮的眼睛,和藹可親,進帳之後拱手道:“在下盛皚,拜見徐先生。”

徐礎記得此人是盛蔭身邊諸將之一,還禮道:“皚將軍稀客,請坐。”

盛皚坐在對面的鋪位上,昌言之斟茶,見此人帶刀,決定守在門口,沒有離開。

盛皚也沒有單獨交談的意思,飲一口茶,笑道:“徐先生可能不記得了,咱們曾是誘學館同窗。”

徐礎意外道:“恕我眼拙,真的想不起來。”

“不怪徐先生,那是五年前的事情了,我在誘學館只待了不到一個月,就回家守喪,三年期畢,誘學館卻已不在。”

即便沒有天下大亂,誘學館也會被朝廷取消,徐礎問道:“既是同窗,皚將軍似又年長,我斷不敢當‘先生’之稱。”

“徐先生不必謙遜,我雖離開誘學館,與館中諸教習常有書信來往,尤其是聞人學究,他曾在信中盛贊徐先生之才。”

“皚將軍可知聞人學究的下落?”

“許久沒聯系啦,我一直有個猜測,以為聞人學究早早查知亂世將至,所以提前找個地方避難。”

“有這個可能。”徐礎笑道。

兩人談論館中往事,盛皚雖然只待過一個月,對館中學生卻很熟悉,說起一些姓名,連徐礎都不認識。

“令兄樓中軍現在廣陵城,我過些天要回去一趟,徐先生要帶句話嗎?”

徐礎搖頭,“知道樓中軍在哪裏,就足夠了。”

兩人閑聊多時,盛皚終於說到正事,“實不相瞞,我在帳中聽到梁王的建議,頗感興趣,當時不好開口,所以特意求見徐先生,願聞其詳。”

“盛十二將軍心意已決,皚將軍……能說動他?”

“盛家三主,十二將軍這邊說不通,還有另位兩位。”

徐礎想了一會,說道:“梁王此次攻冀,與上次不同,天時、地利、人和全都考慮到了,計劃周詳,可有九成勝算,但是不得盛家相助,斷難成功。”

徐礎將馬維的計劃大致說了一遍,尤其是功成之後如何防禦賀榮大軍的反撲,卻將寧王的一部分省去,“梁王兵少,若得盛家相助,可連並州一同奪下,事成之後,洛州盡歸盛家,梁王北據冀、並,再與江南群雄聯合,賀榮人幾面受敵,必然逃之夭夭。”

盛皚邊聽邊點頭,“計劃確實周詳,可我們盛家最擔心的不是賀榮人,而是南邊的寧抱關。也是盛家一時大意,縱虎歸山,讓寧抱關在江東坐大。當初廣陵王在吳州招兵買馬,他一死,兵馬分據各郡縣,竟然全被寧換關籠絡過去。寧抱關時時窺視淮州,盛家縱有北上之心,難解腹背之憂。”

徐礎沉吟不語。

盛皚笑道:“徐先生還有什麽話不能說嗎?”

“的確有件事,本應該等盛家稍稍贊同梁王之計以後再說,現在……有點早。”

“徐先生這就多心了,既要說服盛家主事之人,又不肯將話說清楚,可有些難。”

徐礎又想一會,“寧王攻淮乃是疑兵,其實意在荊州,他想憑江自保。”

盛皚長長地哦了一聲,“如此說來,連梁軍也是疑兵?”

徐礎笑著點頭,“所以盛家並無後顧之憂,盡可與梁王一同北上攻冀。”

盛皚起身,拱手道:“我已明白,觀此形勢,聯手入冀確是妙計,我會盡量說服主事公,請徐先生回去轉告梁王,讓他先做北上準備,盛家稍後。”

徐礎將盛皚送到帳外,回來之後連笑幾聲,昌言之卻極困惑,“公子剛才所說全是實話?”

“一字不虛。”

“可是……這麽快就兜底,盛家人怕是不會相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