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

淮州盛家以孝聞名,家族雖然龐大,子孫眾多,但是父嚴子孝、兄弟和睦,彼此謙讓有禮,族人之間偶有爭執,就請年高德劭者居中裁決,人人以報官為恥。

因此,當天下大亂時,淮州官民紛紛邀請盛家派人掌管州務,就連牧守與刺史,也先後讓位,不敢與盛家相爭。

盛家推辭不過,勉強接過權柄,但是與別處的豪傑不同,盛家由三人掌權,同族而不同父,以兄弟排行,分別是行三的盛岸、行八的盛闊與行十二的盛蔭。

徐礎入淮不久就遇上盛家軍隊,巧得很,盛蔭就在軍中,聽說梁王使者到來,立刻下令將他帶來。

梁軍進攻汝南城,盛家並非無動於衷,派一支大軍前來遠遠觀望,駐營地點離吳州反而更近一些。

盛蔭三十幾歲年紀,頷下一捧垂腹長須,這是盛家人的標志之一,甚至有一種傳說,聲稱盛家以胡須的茂盛與長短確定地位。

這當然是無稽之談,徐礎不會相信,他知道盛家出過不少讀書人,擅長掌兵的卻不多,只有一位老將盛軒比較有名,他曾在冀州見過。

徐礎進帳時,盛蔭正在看早先遞進來的名貼。

“在下梁王使者徐礎,拜見盛十二將軍。”徐礎拱手道。

盛蔭放下名貼,“閣下莫不是樓家的那位徐礎?”

“正是。”

“嗯。”盛蔭點下頭,目光看向帳中的十余位將領,“他還活著。”

徐礎笑道:“盛十二將軍好像有些意外。”

“不是意外,而是慨嘆,慨嘆大道崩毀,忠臣孝子枯死路邊無人過問,亂臣賊子卻能周遊天下,所至之處皆得禮遇。”

“亂世之中,的確沒什麽道理可講。”徐礎也跟著嘆息道。

盛蔭笑了一聲,“無論怎樣,盛家不會虧待來使,徐先生有話盡管直說,說過之後速回梁王那裏,帶上我的回話:淮州雖弱,擁兵三十萬,淮人雖愚,卻不受人欺辱,請梁王整兵待戰,盛家子弟須臾即至。”

徐礎露出一絲驚訝,“盛十二將軍不先聽聽我要說什麽,就給梁王回話?”

“徐先生自可天花亂墜,盛家循道而行,回答不會因時而變。”

徐礎笑了笑,左右看看,見盛蔭無意屏退諸將,開口道:“盛軒盛老將軍何在?”

“老將軍不在此軍中,這裏由我做主,徐先生問他做甚?”

“盛十二將軍說盛家循道而行,我想問問盛老將軍,當初進入冀州時,走的是哪條道路?”

盛蔭大笑,“徐先生不必含沙射影,盛家無論是西進秦州,還是過後北上冀州,皆循正道,是鄴城女主當權,敗壞乾綱、擾亂朝政,盛家不得已而有便宜之舉。可惜天不佑本朝,趕上賀榮入塞,又有徐先生這樣的人巧舌如簧,從中作梗,令盛老將軍無功而返。”

“盛老將軍是這麽說的?”徐礎又顯出一絲驚訝。

“徐公子還是省些力氣,莫問我們盛家的事情,只說梁王的意圖吧。”

“梁王邀盛家再來一次‘便宜之舉’。”

成蔭沉默一會,突然笑出聲來,“梁王想攻冀州,應該北上,為何往南來汝南?”

“汝南乃洛州之城,梁王去那裏征兵。”

“鮑城主早奉盛家為主,汝南已屬淮州。”

徐礎笑道:“九州界域分明,朝廷雖弱,皇帝尚在,盛家越州奪城,循的是哪條正道?”

盛蔭冷冷地道:“梁王還想再度利用盛家,告訴他,別做夢了。”

“遺憾,本是天作之合,雙方獲益,盛十二將軍……”

“不送。”盛蔭不願再說廢話。

“天色將晚,我能在這裏借住一晚,明天一早上路嗎?”

盛蔭哼了一聲,“天一亮就走。”

“多謝。”

徐礎住進一頂普通的帳篷,好在只有他與昌言之兩人,倒不擁擠。

對盛家的態度,昌言之一點也不意外,“上次聯軍入冀虎頭蛇尾,這次梁王又不顧舊誼,來攻汝南,盛家若能原諒他才怪。其實要讓我說,公子白來一趟。總算是進入淮州,了公子一樁心事,如今只剩下吳州沒去過了。”

“了解一下盛家人,終歸沒有壞處。”

“我看書上說,謀士足不出戶,就能縱論天下形勢,只憑一二事跡,就能判斷某人強弱善惡,只有公子非要親眼所見才行。”

“遠觀有遠觀的方法,盛家事跡昭著,其實可憑此判斷,不過親眼見過之後,更踏實些。可惜只見到一位,還有兩位不知是怎樣人。”

“公子覺得盛家有前途嗎?”

“遠遠觀之,盛家既想要循道之名,又想要梟雄之實,前途堪憂。”

“我覺得梁王其實不錯。”

“哈哈,你還在擔心我會投靠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