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9章 蒿裏(第2/3頁)

所以到頭來,樂扁心裏不由產生了疑問,自己到底為了什麽,攙和進這場戰爭裏?

他們到底為何而戰?又將為何而死?

來自區區小卒的問題,卻像是重錘,敲在田儋心裏。

為了復國?為了報田齊數世之養?為了報答他田儋十來年的接濟和小恩小惠?

大義凜然的話,田儋已經說不出來了,當這場戰爭接近尾聲,滅亡近在咫尺時,連他自己,也陷入了懷疑中。

他曾經想做田單、王孫賈一般的事業,袒右舉事,做那個將齊國光復的英雄。

但事實告訴他,並不每個人,都能做成安平君一般的事業。

時代變了,局勢也變了,這場造反,成了徒勞無功的撲騰。田榮、田都相繼戰死,昔日門客也死傷慘重,甚至連他扶立的齊王田假,也在秦軍破城時失散了,此刻大概正在哪個角落裏躲著瑟瑟發抖呢。

而眼下,讓田儋最後悔的就是,追隨他的兩萬余人,戰死無數,僥幸活下來,也要慘遭屠戮,再按照秦的嚴刑峻法,牽連其家人,何止十萬?這些都是懷念齊國的好齊人,卻要被殺絕,復齊,自此再無指望。

他沒有成為齊國的大功臣,卻成了田氏的大罪人……

就在田儋久久無言時,一個大嗓門卻替他回答了這個問題。

“大丈夫生於世,不平則鳴,仗劍而起,還能是為了什麽?”

……

說話的是田橫。

田橫赤著上身,他身被數創,血淋淋的,甚至有支弩箭深深紮進大腿,走路一瘸一拐,但只用衣裳隨意包紮,拄著矛,站在墻頭,目視田儋,也對所有人道:

“齊國兩百載社稷毀於一旦,齊王建被餓死於松柏之間,我眼見宗國破滅,為之不平,故背井離鄉,藏身海外,力圖復仇!”

“秦以秦吏治齊,苛待世族,待諸田猶如豬羊,或屠或遷,我身為諸田一員,為之不平,故率眾而歸!”

言罷,他大聲道:“這便是我反秦的緣由,若是如晏氏、公學弟子、夜邑閭左等輩,得了秦人嗟來之食,日子過得好好的,為何要反,吃飽了撐著?二三子隨我兄弟反秦,皆因心中有不平,當日不問緣由,殺官相迎,今日死到臨頭,反倒要思索為何而反,有用?”

田橫這自述說得真實,但卻讓田儋恍然大悟。

“這就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麽?”

田儋哈哈大笑,田橫不擅長言辭,做事一根筋,但只有向他這樣的人,才能對自己做的事,至死不渝吧!

他笑容收斂,回答了樂扁的問題:“秦人逐一掃滅諸田,我不平於田氏紮根狄縣百年,枝繁葉茂,卻要被強行遷離,故而造反。”

“齊地郡縣,諸田不得為長吏,我不平於滿心志向,卻只能當一介黔首,故而舉事,齊王建、後勝昏君庸臣敗掉的祖宗社稷,我要憑自己的本事,一一奪回來!”

田儋不止是想當“田單”,他甚至想做田單沒做的事,將無能庸碌的王室一腳踢開,自己來當齊王!

內城僅存的這數百人,亦人人皆有自己的“不平”。

田橫手下的海寇,昔日的齊國兵吏,不平於失去了昔日所有,不平於被秦軍封鎖餓死在海島的命運。

樂扁等輕俠技擊,則不平於秦律打擊輕俠,讓他們不得自由,遇到不平,仗劍而起,這不是輕俠該做的事麽?

被田橫一激,那個寧可死於國事,也不肯坐以待斃的田儋回來了,他掃視眾人:

“為抒出胸中這份不平,二三子隨吾等兄弟大鬧兩月,轉戰十縣,也算轟轟烈烈,讓天下側目。可惜時也勢也,眼下僅剩數百人,面臨上萬秦軍進攻,必死無疑,可有人後悔欲降?”

“若有,請斬田儋之首,去獻給那秦將黑夫,不但能活命,更能得賞!”

一陣沉默,但隨即,向田儋發出質問的樂扁最先呸了一聲,說道:

“相邦,事到如今,怕死的人,後悔的人,該逃的早逃了,能跟相邦到這裏的,都是寧可死,也不願降秦的,相邦說這番話,是看不起吾等輕俠技擊麽?死便死,只願能多殺一二秦人陪葬!”

“然也!”眾門客、輕俠大聲應和。

田橫壯其志,也忍著身上的傷,拍胸脯道:“兄長,田橫能死在齊地,死在先祖起家的高唐,亦無悔矣!”

“吾等亦然!”

跟著田橫從沙門島歸來的海寇也大聲贊同,他是真正的“視死如歸”。

“相邦、左司馬,秦軍來了!”

示警聲響起,田儋、田橫站在內城上向外看去,卻見高唐外郭的街道上,秦軍終於出現,還是玄色的旗幟,人人手持盾劍,結成陣列,緩緩向前推進。

秦人已經控制了外郭各門,肅清了零星的抵抗,正準備奉黑夫之命,將這場叛亂徹底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