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2/3頁)

相比於黑夫上次來視察,田地邊多出了一片小樹苗,這是新種下的果樹……

不過俗話說得好,十年樹木,果樹要結果,可得等好多年。谷物亦然,膠東比不了江南,只能一年一熟,那些精耕細作的法子能不能增產,得秋天才能知曉。

但種菜就不一樣了,生長周期較短,且一年四季可以種不同品種,所以近來,許勝和幾個重要弟子的精力,都放在菜圃中。

早在春秋時,中原的園圃業就十分發達,已經有專門栽培蔬菜、種植果樹的人,稱之為“老圃”“場師”,農家裏就有不少精通這一行的人才,曾編過教人種樹的書。

“這些人,就是當代的袁隆平,大德魯伊啊……”黑夫感覺自己撿到了寶。

他在面對豪貴官吏時十分強勢,但在農家面前,卻恭敬有禮,絲毫沒有官威。還很愛彰顯自己出身底層的一面,黑夫甚至曾穿著短褲,光著腳下地,請教許勝農圃之事……

郡守這種態度讓許勝十分欣賞,所以黑夫但凡有什麽小的“提議”,他也信之不疑,讓弟子們試試。

黑夫等人步入菜圃,許勝便帶著穿褐衣的弟子上來迎接,二人聊了一會,許勝又說到了一個月前,祭酒蕭何組織學室弟子來菜圃參觀,一些富豪出身的弟子,居然把麥苗當做韭菜,真是讓許勝又好氣又好笑。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說的就是這些讀書人,郡守,這樣的人,就算通秦言,曉秦吏,可一旦為官吏,怎能知曉百姓之疾苦?老朽覺得,關中秦吏這一點就做的好,萬事以農為先,官吏也不以耕作為恥,這種好傳統,可丟不得啊!”

黑夫頷首:“許公教訓得是,以後每一批公學弟子,都應該送來田圃裏,親自耕耘幾天,讓他們知道盤中餐食的艱辛!”

嗯,順便也能把那首《憫農》傳播得更廣,讓黑夫郡守憐農之名天下皆知。

這時候,黑夫身邊的尉陽卻說道:“這世上,當真有不知五谷的人?”

他小時候吃過不少苦,跟父母下過地,陪祖母挑肥種菜,所以覺得,這不是身為一個人,應該與身俱來的本領麽?

許勝見這小夥面容憨厚,身材精壯,但穿著一身武士勁裝,腰間那柄佩劍不俗,價值數千錢,便笑道:

“後生,看你衣著打扮,也非富即貴,你就分得清五谷?”

尉陽一揚首:“五谷算什麽,我連老丈這菜圃裏的菜,統統能叫出名來。”

許勝卻不以為忤,笑道:“你且說來聽聽。”

於是,總愛表現自己的少年人就指著地裏綠油油的蔬菜念了起來。

“這是葵菜(冬莧菜),而且是夏種秋收的秋葵,雖然有些苦味,但作菹(腌漬菜)最是可口。”

“麥田裏間種的是藿,葉子嫩的藿可以直接煮了吃,但眼下已經有些老了,恐難嚼難咽。故吃此物的,多是庶民和隸臣妾,所以又稱之為藿食者,與肉食者對應。”

“水邊的是芹,除作為鮮菜吃外,也用作菹(zū)。吾家南郡安陸縣,雲夢澤畔的芹味道最美,老丈,你這兒的芹菜啊,恐不如也!”

接著,尉陽又一一指出了開著小白花、排列整齊,綠油油的韭菜,在田畝間白綠相間的山蔥,以及剛冒出芽來的芥菜……

“我家中吃魚膾時,春天用山蔥做醬,秋天用芥。”說著說著,尉陽有些想念雲夢澤的鮮魚了,他還是吃不慣海魚。

尉陽一一說完後,黑夫斥他道:“孺子,汝大母至今仍在家中種這些菜蔬,你豈能不識?還不退下!”

又向許勝賠罪道:“這是我不成器的侄兒,剛從南郡來,不識禮數,許公勿怪。”

“不怪不怪。”

許勝卻挺喜歡口直心快的尉陽,嘆息道:“郡守家的教養真是好,雖然富貴了,子弟卻沒有忘記微末時的田圃之事……”

黑夫道:“許公所言有理,我請許公和農家留在膠東,除了鉆研精耕細作之法,好讓土地多產點谷物外,也想讓更多人,能吃上可口的蔬菜。”

誠如尉陽方才一一點出的,各類菜蔬已經成為人們日常食物組成不可缺少的部分。不止是貴族,平民和奴隸更常用以輔助糧食不足。膠東便有俗語:“谷不熟為饑,菜不熟為饉。”

多種蔬菜,不但能調整百姓單一的飲食結構,還能改善生活質量,光嚼粟米,可是很難下咽的。

但這年頭,後世許多高產蔬菜尚未出現,蔥韭雖然有了,但還沒蒜,其他蔬菜也只能作為調味,頓頓吃誰也受不了。

直到冬葵被管仲從山戎處引進的,才坐穩了這年頭的百菜之王的位置。

黑夫這十年來沒少吃葵菜,發現它本身含有黏液質,煮熟後口感肥嫩滑膩。這年頭,煮菜是很少放油的,動物油脂難得,普通人家根本無法常用。而自帶黏液質的葵菜,就很好地彌補了這方面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