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3章 任俠(第3/3頁)

“當是時,有侯嬴自刎以送公子,有朱亥揮金錘殺晉鄙,這才有了震動天下的信陵君竊符救趙!”

門客們又紛紛贊嘆起來,各自起身,他們大多出身卑微,話語粗鄙,但總結起來,就兩句後世的話。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張耳見氣氛漸漸熱烈,知道時機成熟了,便將酒一舉,大聲鼓動道:“二三子,信陵君之事雖不可再見,但今日,秦圍大梁,又以偏師攻略諸縣,我已經聽侯哨回報,說有一支千余人的秦軍,已逼近外黃二十裏外,明日便至!”

他狠聲道:“耳身為魏國外黃令,為大王守土有責,是為信,需庇護百姓免遭秦寇荼毒,是為義。故不可棄城而走,苟且偷生,今願效仿信陵君,乃請眾賓客,堅守外黃,抵禦秦軍,與城俱死!二三子可願追隨?”

剛才還豪氣萬丈的眾賓客聞言,都有些發愣,本地外黃人也倒罷了,頗有點保衛故裏的欲望,可那些來自楚、齊、趙的賓客,便有些猶豫踟躕了,他們並不是每個人都有信有義,裏面大部分,都是來混口飯吃的。為張耳當當打手還行,要為他豁出性命,卻還得掂量掂量。

張耳見狀,便輕嘆一聲,放下了酒杯道:“昔日趙將廉頗,失勢之時,故客盡去。及復用為將,客又復歸。廉頗不忿,賓客卻對他說,天下人與人相交,就好比市場做生意,君有勢,我則從君,君無勢則去……”

他慘笑道:“沒想到,我張耳,竟然也會有這樣一天?”

此言一出,那些賓客頓時尷尬了,這是在說他們不仁不義啊。

一個高鼻梁,留著美須髯的大漢憤然起身,此人三十出頭,因為素來好酒,已經喝得半醉,臉色熏紅。

大漢一擦須上殘酒,用他那聲線獨特的楚國沛泗口音,大聲說道:

“我素來敬重信陵君之名,聽聞張君乃是信陵舊客,繼公子之志,便從沛上至此,食於張君門下。雖然作為門客才數月,但大丈夫,當重然諾,守信義,如今門主有難,身為賓客,豈能棄之而去?”

他一拱手,大聲說道:“張君若要率眾禦秦寇,沛縣劉季,願追隨之!雖死不悔!”

此言一出,其他門客也不好說什麽,只得群起響應,這劉季雖然才來了幾個月,但因為他為人豪氣,在賓客裏頗有影響力。

話雖如此,但劉季心裏想著的卻不是以死相報,而是……

“事情不妙啊,秦軍勢大,外黃小縣,恐難以抵擋,乃公且殺個把秦人,對得起張耳這幾個月的酒肉,就該伺機跑路了!”

……

PS:秦之滅大梁也,張耳家外黃。高祖為布衣時,嘗數從張耳遊,客數月。——《史記·張耳陳馀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