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破除(第2/2頁)

有一些還比較著名,比如縣級衙門裏的縣曹司、押錄;州級衙門裏的州曹司、孔目,連同各級配備的雜職,虞候、揀掏等,數也數不過來,都要由普通百姓承擔,關鍵是還不給錢。

反倒是士紳家,不用徭役,如今士紳想要繼續免役,就只有交錢。

交錢之後,當地官府拿這筆錢,雇傭百姓來當差。官府的差役,從臨時工,變成了正式工,而且不再是義務的,而是拿工資幹活,往日裏叫苦連天的差役,成了香餑餑。

這樣一來,原來輪流充役的農村居民回鄉務農,原來享有免役特權的人戶不得不交納役錢,很多農民免除勞役,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也給了社會上那些閑散人員一口飯吃。

不過士紳們,就要多負擔一部分的役錢,這群人都不是什麽省油的燈,自然不願意吃這個虧。

這一條實際上,和王安石當初的募役法十分相似,不過更加徹底,取消了最為害民的差役法。

王安石當初是不敢徹底取消的,因為當初的財政狀況不允許,朝廷拿不出錢來自己供養差役。而且你把這個取消了,官衙內這麽多活,豈不是要清貴的官老爺自己去幹。

王安石不敢徹底得罪所有的官員,所以他的新法,雖然已經十分超前,但是處處都有妥協的地方。

楊霖則不一樣,首先他掌權靠的是武力,還把舊官員得罪了個遍。你不同意?可以,要麽辭職滾蛋,要麽人頭落地。江南之所以屢屢有士紳作亂,就是動了他們的這塊大蛋糕,百十年來的天堂一般的士大夫家族的特權,被楊霖踏的粉碎。

其次就是如今商稅之高,幾倍於前,楊霖才有這個底氣。

楊霖和他的心腹,常說的翻天覆地的新法,變化就在於這條。

如今的百姓們通過交一定數額的錢,可以得到從前想象不到的空余時間,用這些時間可以去幹自己的活,生財養家;朝廷官府得錢,去招募人員當差,可以擴大就業人數,減少社會上的閑散人員,不僅使國家機器正常運轉,還能把各種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

當初王安石之所以失敗,就是觸動了士大夫的利益,他被貶相之後,第一個被改回的就是募役法。

這就是後世的公務員事業編制度的雛形,楊霖想象不到還有更好的辦法了,自從秦朝開始,漢人百姓生下來就有沉重徭役的枷鎖,直到如今才被劈開。

這不失為救時惠民的第一好政策,但是阻力也大,可以想象楊霖若是此時遭遇不測,這條新法就會成為曇花一現的歷史塵埃。再現於世,或許就是千年之後了。

楊霖翻到後面,找到官府所遇阻力的記載,果然是寫的滿滿當當。

各種奸猾的手段,被使出來對抗官府,尤其是士紳和寺廟。

民間的佛法為何如此普及,就是因為寺院的田產是不用繳稅的,很多的官紳就把自己名下的田產,和寺院掛鉤,甚至幹脆就是他們自己的家寺。

劉新亭手段十分果決,公文山記載著,他抓捕抄沒了許多士紳之家,不過對和尚們的問題,十分頭疼。

楊霖哂笑一聲,使勁咬了一口,將瓜把一扔,道:“讓劉新亭來見我。”

不一會,劉新亭進到院內,見楊霖點著燈再看公文,而桌子上還有沒有收拾的杯盤,心中不禁暗暗欽佩。

果然是謠言中傷,少宰這樣的人,怎麽可能是貪財好色之徒,這簡直就是當代好官楷模啊。

“殿下。”

楊霖招了招手,道:“你看,這上面記載的,滎陽石泉寺,名下竟然有良田三千頃。整個滎陽才多少耕地,這麽多地方不交租,每年朝廷損失多少錢?”

劉新亭面帶難色,低聲道:“殿下,這石泉寺……乃是漢代興建的名刹,禪宗二祖慧可曾在此地駐錫修行,歷史久遠,宗風彌長。可謂禪韻深厚,歷史悠遠,薪火相傳,綿延不衰。”

楊霖不耐煩地一拍桌子,道:“本王聽你介紹寺院來了,你不想當知州,想改行做導遊不成?”

劉新亭雖然不知道什麽是導遊,但是一看楊霖不復城外的好脾氣,連連告罪。

楊霖指了指公文上的石泉兩個字,凝神道:“我給你一個晚上的時間,把他們虧欠的役錢算出來,一個子也不能差。明日帶兵前去收繳,正午之前拿不到錢,你這鄭州知州的位置不保,說不定還要治你一個瀆職之罪。”

劉新亭冷汗頻流,這個變臉速度也太快了,他還在發愣的時候,楊霖不耐煩地道:“劉知州莫非有這個自信,不用一晚就能算清楚?”

“啊?……下官愚笨,不能,一晚……一晚已經是很短了。”

“那還不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