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聰明之子不守家!(第3/3頁)

司馬防心思百轉,也沒想出破解之法,只好目視次子司馬懿,家族中最有奇謀的人,後者倒是想出辦法了,本欲上前為兩個兒子解困,可是面對曹丕制止的目光,又不好開口說話了。

只能焦急的看著兩個兒子,希望他們小心對應,實在不行大哭一場,也就蒙混過關了,即怕他們回答不上來,更怕他們回答上來了,那樣反而更加糟糕!

“刷!-小子師……”

猶豫片刻之後,司馬師上前一步,小臉上滿是決絕之色,準備自己承認錯誤,以保全幼小的弟弟,那怕是人頭落地呢!

一個十歲孩子能有這般勇氣,已經是非常難得了,那知步子剛剛邁出,就被弟弟的小手拽回來了。

“回稟陛下:兄長不接賞賜是對,小子昭接賞賜也是對!”

“哈哈,接與不接皆對嗎,此語自相矛盾,小家夥欲欺君嗎?”

“小子昭不敢欺君,兄長為司馬氏嫡長孫,按照先人之法,理應留在家中行孝,故而不接賞賜無錯!

小子昭為嫡次孫,既有兄長居家行孝,自己當為陛下盡忠,故而接受賞賜亦無錯!

我們兄弟二人,所處地位不同,故而所選自然不同,非是自相矛盾也,實乃司馬氏忠孝兩全之法!”

……

“哈哈,好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不在朕的幼弟倉舒之下,真乃神童也!”

聽完司馬昭精彩的回答,曹丕不禁哈哈大笑,手撫其頂稱為‘神童’,可在眸子最深處,卻有寒芒來回閃動!

如果說剛才,曹丕只是開個小玩笑,逗逗司馬家兩個小孩子,現在則是真動了殺機,恨不得把兩個孩子腦袋擰下來,因為一番對話之下,曹丕想到了兩個人,一是自己的天才弟弟曹沖,另一個是周不疑!

周不疑,字文直,荊州-零陵郡人氏,少有異才,聰明敏達,小小年紀就著有文論四首,被世人稱之為神童!

當時曹操正在培養幼子曹沖,想要立之為繼承人,就把周不疑接到了相府中,作為曹沖的伴讀者,讓兩個神童朝夕相處,慢慢的培養感情!

以後曹沖執掌天下,周不疑就是股肱之臣,曹操甚至打算著,把自己的小女兒許配給周不疑做妻子,這樣用起來就更放心了,相當於培養第二個蕭逸!

那知天有不測風雲,曹沖有先天不足之症,為了活命只好跟兩位神醫隱居去了,一生都離不開藥罐子,也不能沾染紅塵俗事!

曹操為此遺憾了很久,並準備派人刺殺周不疑,曹丕知道了此事,還專門跑去勸阻父親,希望把這個神童留下來,以後做自己的股肱之臣,卻遭到了父親的拒絕!

曹操只說了一句話:‘此人非汝所能駕禦也’,而後派人殺了周不疑,年僅十七歲!

言下之意,周不疑的能力太強了,也就曹沖能夠駕馭得了,曹丕則遠遠不行,留下非但成不了股肱之臣,反而會變成一個權臣,進而威脅曹魏江山呢!

這件事曹丕記憶深刻,今天又湧出了同感:司馬氏這兩個孩子,一個沉穩剛毅,一個狡黠機敏,遠遠勝過同齡人,再加上顯赫的出身,日後前途不可限量啊!

而自己的那些兒子們,只能算是中人之姿,比司馬氏的兩個孩子相差甚遠,若幹年之後,自己龍馭歸天了,軟弱的兒子們如何駕馭這般虎狼之臣,如果駕馭不了得話,這萬裏江山還會姓曹嗎?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父親為了曹家江山永固,可以狠心殺一個神童,自己是不是也該效仿一下,提前為子孫們除害呢?

“建公有如此佳孫,司馬氏光大門楣指日可待了!”

“不敢當,不敢當,劣孫們難成大器,還望陛下多多關照才是!”

曹丕城府極深,心中恨不得動刀子了,臉上卻掛滿了笑容,還親自攙扶著司馬防進了大門,其余人等緊隨其後,直奔中央大堂而去……

司馬懿故意落後了一步,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目光中滿是憂慮之色:‘聰明盡顯於外,恐非守家之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