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八大顧命,去其二矣!(第2/4頁)

“免禮,速速為叔父醫治病痛,治好了重重有賞!”

“諾!”

片刻之後,兩名郎中小跑了進來,先向曹丕跪拜行禮,而後圍攏到了夏侯惇身邊,一個拔出幾根銀針,連著刺入天突、紫宮、檀中、鳩尾等處,這些都是中樞大穴,有鎮痛安神之效!

另一個掏出白色瓷瓶子,倒出兩大勺粉黑色藥沫,用溫水調和之後,慢慢的讓夏侯惇吞服下,這是爭鳴學府新研制的一種藥物:麻醉散,對鎮痛具有奇效,卻不能過量服用,否則會有一些副作用!

按照規則:醫家治病救人,先要望、聞、問、切,而後開方抓藥,像這種什麽也不說,直接用大量鎮痛藥物,再無其他醫治手段的,基本只有一種情況:病入膏肓,無藥可治!

讓病人少受折磨,盡量走的安享一些,這就是醫家最後的仁心了,曹丕心思細膩,自然明白其中道理,臉上的神色未變,眸子深處卻充滿了憂慮!

宗族四大將軍:曹仁歿於荊州之役,夏侯淵隕落定軍山中,如今連夏侯惇也黃泉路近了,自己以後依靠何人,來治國安邦呢,又能依靠何人,來制約那些驕兵悍將?

“咳咳,爾等都退下吧,老夫有幾句心裏話,要跟大王說一說!”

“諾!”

麻醉散卻有奇效,夏侯惇很快緩解過來了,人也精神了許多,不過這位獨眼大將也清楚,自己的大限將至了,準備交待一些遺言!

眾人全都退出去了,寢室內只剩下夏侯惇、曹丕,兩個姓氏不同,卻血緣很近的叔侄,可謂關起門裏沒外人了。

“咳咳……古人雲:創業難,守業更難,先王起於微末之間,耗盡了一生心血,歷經大小數百戰,才有曹氏如日中天之基業,著實是不容易啊!

大王剛剛繼位,欲有一番大作為,樹立起自己的威望來,此事老夫能夠理解的,可是大王太過心急了、也太過輕敵了……妙才,他死的不值啊!”

……

“唉!-叔父教訓的是,孤太過心急了,也太過輕敵了,沒想到人家早有準備,反擊還如此的淩厲!”

“咳咳!-悍將權臣,古已有之,大王熟讀詩書,當知漢宣帝之勝,亦知漢質帝之敗,殷鑒不遠,引以為戒……咳咳,還望大王戒驕用忍,一定要守住基業啊!”

“叔父言之有理,可是彼比之霍光、梁冀者,更勝十倍有余,如利劍高懸於頭頂,孤又當如何自保呢?”

“別無他法,唯有一字:熬!”

夏侯惇雖然纏綿病榻,可是頭腦依舊清醒,知道族弟死的蹊蹺,肯定是做了曹、蕭兩家鬥爭的犧牲品,而曹丕則是幕後推手,否則族弟不敢行此冒險之事!

因此上,夏侯淵與其說死在蕭氏手中,不如說死在了曹氏手中,當然也跟他急躁暴烈、貪圖富貴的性格有關系!

逝者已矣,嘆息無用,夏侯惇現在最擔心的,是因為這件事情,鬧得曹、蕭兩家關系決裂、進而刀兵相向,那就大大的不妙了,故而趁著探病之機,苦口婆心的勸說曹丕,千萬不要再沖動行事了!

曹丕熟讀經史,自然知道漢宣帝、漢質帝的事情,兩位帝王統治期間,都遇到過權臣當道的情況,其結果卻截然相反!

漢宣帝-劉病已,是前漢第八代君主,本是一位沒落皇太孫,由權臣霍光一手推上皇位,雖然做了大漢天子,可實權仍操縱在霍光手中,而這位皇帝的辦法就是一個字--忍!

霍光名為大司馬,實則掌握國家大權,凡事自專自斷、並不啟奏,漢宣帝忍了!

霍光不顧君臣大禮,竟與皇帝同車出行,接受文武群臣跪拜,漢宣帝也忍了!

最後霍光的繼室夫人,毒殺了皇後許氏,迫立自己的小女兒-霍成君為新皇後,這可是殺妻之恨啊,漢宣帝還是咬牙忍下了!

…………

這一忍就是整整六年,直到霍光病逝了,漢宣帝逐漸羽翼豐滿,這才突然發難了:廢黜了霍成君皇後之位,又逼其自盡冷宮,而後盡滅霍氏滿門之人,就連出嫁的女兒、女婿也沒放過,長安城內有數千家人被滅,可謂是雷霆手段、血雨腥風!

後世提起漢宣帝來,無不推崇其城府極深、生性隱忍,把帝王之術玩的淋漓盡致!

漢質帝-劉纘,則是後漢第九位君主,本是渤海孝王-劉鴻之子,漢沖帝三歲駕崩,群臣推舉了劉纘繼承帝位,不過也是個傀儡皇帝,實權操縱在大司馬-梁冀手中!

可惜漢質帝不懂隱忍,竟然在一次大朝會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稱粱冀‘此跋扈將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