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舍我大漢,誰敢言貴?(第2/3頁)

那個時候嗎,折蘭部就能統一羌人,稱霸整個西北草原,進而像匈奴人一樣,把部落變成國家,建立起王庭,自己這個折蘭郡主,也就變成折蘭女王了!

不過折蘭也知道,蕭逸雖然喜歡自己,卻並不迷戀,更說不上言聽計從了,這個神魔一樣的男子,不是枕頭風能吹動的,自己得另想辦法才是,再給他生一個男孩子,漢人不是都喜歡男孩嗎?

…………

“西羌各部落酋長,叩拜神威天將軍大人:

羌人頑劣,冒犯漢土,引來天朝大軍征討,致使幹戈四起、血流成河,如今生者既凜天威,死者亦歸王化,大漢無敵,天下無敵!

唯望神威天將軍大發慈悲,饒恕我等之性命,則羌人子孫永感大恩大德,從此甘為奴仆,願做牛馬,羌人永世不復反矣--嗚嗚!”

大酋長們爬了進來,一步一叩首,一步一作揖,人人額頭殷紅,膝蓋、手肘磨的皮開肉綻,所過之處血跡斑斑,其中還有很多淚水……

白馬大酋長爬在前面,嘴裏叼著一份降書,牦牛酋長領著別的人,高聲背誦其中內容,真是聲淚俱下,慘不忍睹,石人見了也生惻隱之心!

羌人們不識漢字,降書自然是請人代寫的,而後割破手指畫押,不過他們能在短時間內,一字不差的背誦下來,也是著實難得了,看來為了活下去,他們激發出了很大潛力!

神祗都是無情的,視凡人猶如螻蟻,因此蕭逸一言不發,目視周圍的將領們,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羌人冥頑不化,屢屢犯我大漢邊界,殺戮百姓,搶奪財物,不如盡數斬殺之,再血洗西南草原,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鄧艾平時說話結巴,一旦要殺人的時候,就變成巧嘴八哥了,緊握手中寶劍,目光中滿是殺氣!

“服了--羌人服了,永不再反!”

嚇的羌人酋長們急忙叩頭,有人把腦門都給磕裂開了,直接暈死在了大帳中,鮮血淋漓,慘不忍睹!

同時他們也很後悔,不該聽信別人挑撥,冒犯大漢西部邊界,早知道是這般結果,不如多跑幾步路,去西域一帶劫掠算了。

“西南草原大旱,牛羊倒斃不計其數,羌人們也是沒有辦法了,才跑過來搶一些糧食,其行可惡,其情可憫,還望大司馬大人慈悲為懷,就饒他們一條活命吧,相信有了這次教訓,他們再也不敢反叛了!”

涼州牧-鐘繇站出來求情了,這次能夠大戰獲勝,也多虧了他督促人馬,日夜兼程的趕過來,累的差一點吐了血呢!

另外嗎,鐘繇本來官職不高,多虧了蕭逸大力提拔,才做上了涼州牧,封爵-崇高亭侯,故而此人雖是士族出身,在政治立場上卻傾向於蕭氏一系!

這也證明了,蕭逸的唯才是舉,不只是偏袒寒門子弟,有才華、有見識,又肯為國出力的士族子弟,也一樣會受到重用,因此不少士族學子,也願意加入蕭氏集團中!

“漢家不缺慈悲心,可也要區別對待,這些羌人就是凍僵的毒蛇,你把它們給捂暖和了,它反而咬你一口,不如殺掉免除後患!”

姜維也主張大開殺戮,他的生父就死在羌人手中,復仇之心甚濃,一張小臉兇巴巴的!

“不可!不可!--幾場廝殺下來,已經死了太多的人,不能再做殺戮了,何況羌人們進犯邊界,想來也受了奸人挑唆,他們是被人當刀用了,也是可憐之人呀!”

胖子也出來講情了,還幫著羌人們推卸責任,或者說把‘幕後黑手’找出來!

……………………

就這樣,文武群臣分成了兩派,你一言、我一語的,就如何處置羌人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吵,差點把帳篷頂都給吵翻了。

不過明眼人看的出來,這是典型的‘紅、白臉’戰術,一邊用武力威懾,讓羌人們畏懼臣服,一邊又裝成好人,讓羌人們感恩戴德!

“啪,大帳之內,吵吵鬧鬧,爾等成何體統,此事本大司馬自有裁決!

羌人犯邊,罪大惡極,本該斬盡殺絕,用屍體築成京觀,顯示天下,以儆效尤!

不過念在事出有因,他們又有悔過之心,這次就法外開恩,暫且寬恕一次吧,準其歸降,不做殺戮,再調撥一些糧食、布匹、精鹽,救濟受災的牧民們!

另外嗎,西南草原混亂,各部落之間廝殺不斷,大漢身為宗主國,也不能視之不理,本大司馬已經上奏朝廷,建立西南都護府,撥亂反正,救濟百姓!”

蕭逸一拍桌案,做出了最後的裁決,又用眼角余光、威嚴的向後帳掃了一眼,女人會持家就好了,不該有太大的野心、更不要過問國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