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論功行賞,加官進爵(中)(第2/3頁)

最後呢,蕭逸執掌兵馬多年,軍中的威望極高,馬六、大牛、典韋、高順、張遼、宋憲、魏續、曹性……一眾實權將領,對他是俯首聽命,一旦曹操強行剝奪兵權,只怕會引起兵變呢,後果無法收拾呢……

既然無法削掉兵權,只好極力拉攏人心,不管怎麽說,蕭逸也是曹家女婿,平時乖巧聽話,緊守著臣子之道,沒有露出絲毫的反意,想到這裏,曹操從懷中取出一份聖旨,上面是對蕭逸的封賞……

其一,加封蕭逸‘大漢第一勇士’的稱號,以前只是軍中、民間私下流傳,沒有得到正式認可,現在以大漢朝廷的名義,正式的冊封稱號,絕對是莫大榮耀了!

此外,曹操親自執筆,寫下了‘大漢第一勇士’六個字,令人雕刻成一塊金匾,懸掛在無愁侯府大門上,兩旁插上鐵戟六對,用以炫耀無雙軍功!

其二,賜予‘劍履上殿,參拜不名’的特權,按照漢家制度,文武百官上朝的時候,必須赤裸雙足、身無寸鐵、高喊自己的姓名、官職、爵位……以示對皇權的尊重,只有三朝元老重臣,才能穿上一雙薄襪子,就是莫大的厚待了!

現在好了,擁有特權之後,蕭逸可以穿著靴子,手持寶劍,直接進宮面君了,這樣特殊的待遇,在兩漢歷史上,只有蕭何、霍光、粱冀、竇憲……幾位大臣得到過,兩只手就數過來了,現在有權執劍上殿的,第一個是丞相曹操,第二個就是蕭逸了!

以上兩項封賞一出來,真可謂榮耀至極了,立刻引起一陣轟動,群臣們竊竊私語,稱贊者有之,羨慕者有之,嫉妒者更是不計其數,卻沒一個出言反對的,因為蕭郎之功,值此封賞!

話又說回來了,榮耀給的再高,終究是面子光滑一點,對於權利沒什麽幫助,這也是奸雄的手段了,給權的不給名,給名的不給權,變相的制約一下蕭逸,當然了,也不能一點實惠沒有,第三項封賞就是--‘賜予食邑萬戶,自己選擇封地!’

秦漢時期,為了表彰有功之臣,往往會賜予一塊封地,大臣可以征收賦稅、調集民夫,對居民擁有生殺大權,說是私人王國也不過分,至於食邑的數量多少,就由官職、爵位、國情來決定了!

自從黃巾之亂以來,諸侯爭霸,戰事不斷,天下生靈塗炭,百姓人口銳減,至於文武百官的食邑,也是徒有虛名罷了,按照漢家制度,侯爵的食邑是一千戶,實際上能有三百戶,就可以偷著樂了,只有極少數的功臣,食邑數量足夠的,比如說大司馬-蕭逸!

蕭逸戰功顯赫,爵封‘無愁鄉侯’,擁有三千戶的食邑,一點水分也沒有的,讓群臣們很是羨慕呢,不過嗎,蕭逸的食邑有點特殊--有名而無地,有稅而無人!

按照漢家制度,功臣的爵位名稱,往往跟食邑相聯系的,比如說,郭嘉封爵‘洧陽亭侯’,就是以‘洧陽亭’做為封地了,文武百官大都如此,不過嗎,還有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榮譽封爵!

一代名將霍去病,因為驍勇善戰,征討匈奴人有功,受封‘冠軍侯’,以示勇冠三軍之意;另一位名將衛青,娶了漢武帝的姐姐-長平公主,因此受封‘長平侯’,二者都屬於榮譽爵位,與他們擁有的封地無關!

蕭逸也是一樣的,因為戰功太大了,曹操為了嘉獎愛將,按照霍去病、衛青的例子,以他的‘表字’為名號,加封無愁鄉侯,以示榮寵無雙,在滿朝文武當中,可是獨一無二的!

因此上,蕭逸有鄉侯爵位,每年領取三千戶賦稅,卻沒有實際的食邑,也不用管理百姓,自有人把賦稅送上門,雖說很是省心吧,卻少了一塊私人封地!

現在好了,曹丞相重賞功臣,不但賜予一萬戶食邑,數量上遠超文武百官,就連食邑的具體位置,也讓蕭逸自己選擇了,也就是說呢,他看中了那塊地方,那就是蕭氏私人封地了!

“請大司馬手持狼毫,圈點一萬戶食邑,下官們辦理文書,也好交割戶籍名冊!”

幾名侍中走上大殿,合力打開一副牛皮卷,正是‘大漢寰宇地圖’,上面山脈、江河、湖泊、城池……清楚標記,一目了然,另有一名侍從捧著筆墨,只等蕭逸圈點食邑了!

“徐州五郡,富庶無比,又有漁鹽之利,大司馬肯定選擇那裏,絕對肥的流油呀!”

“關中平原,沃野千裏,物產豐富,山河險峻,恐怕才是最佳之地吧?”

“江淮之地,人口密集,湖泊眾多,號稱‘魚米之鄉’,一郡的賦稅收入,頂的上別處三倍呢,這才是萬金不換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