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八月】(第2/2頁)

“我必須留下來,留在中國。不僅是學習這個國家的文化,還要研究這個國家的靈魂,這肯定是個極為有趣的課題……好了,就寫到這裏。下次再聊吧,我的朋友。”

龐德閱讀中文報紙的時候,周赫煊正在和徐志摩聊天。

“若是上海即將淪陷,就把《春望》雜志社遷到武漢。”周赫煊說。

“你覺得距離上海淪陷還有多久?”徐志摩問。

周赫煊道:“三五個月吧。”

徐志摩有些吃驚:“能堅持那麽久?”

是的,徐志摩吃驚的不是上海淪陷太快,而是吃驚上海淪陷太慢。

因為北平有堅城可依,也只守了大半個月,其中很長一段時間還是日寇在等援兵。而上海連城墻都沒有,日本的海軍還可以開來,一旦上海開戰,必然淪陷得比北平還快。

至於日本是否會進攻上海,沒人對此懷疑,因為上海對中國太重要了。

不僅常凱申想在上海開戰,日本海軍也想在上海開戰。若真老老實實的從北打到南,日本海軍要等多久,才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徐志摩說的這種話,代表了很多中國人的心聲。

北平淪陷得太快了,以至於人們對未來的抗戰喪失信心,日本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而此時的國人也對此等狂言有些相信。

歷史上,淞滬會戰雖然失敗,但卻有著更為重要的精神意義,它打擊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囂張氣焰,也為無數國人對抗戰必勝堅定了信心。

比如胡適這樣的和平論者,就是在淞滬會戰之後,徹底轉變成對日主戰派的。

人們的想法大概如此:原來,中國也可以打!

周赫煊也懶得說太多,只提醒道:“十月底,你帶著《春望》編輯部前往武漢。還有,你提醒徐伯父,讓他盡快把工廠內遷,再遲就找不到船了。”

“我不一定能說服他。”徐志摩道。

江浙工廠大舉內遷,是在八一三事變爆發之後,距離現在只有不足兩周的時間了。若不提前動身,真的連船都不好找,好多人搬家只能趕著牛車出發。

而在七七事變爆發之前,周赫煊就提醒華北地區的希望小學,讓老師帶著學生盡快南下轉移。但大部分師生都不肯走,只有少數在平津淪陷後,拿著周赫煊提供的經費倉皇逃離。

周赫煊現在也要離開了,而且是帶著阮玲玉、周璇一起走,他在重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