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考察】

法國北部,索姆省。

努瓦耶勒市。

準確的說,應該叫做努瓦耶勒“鎮”,整個小鎮還不到600位居民。

然而它確實是“市”,並且擁有自己的市長。

1930年元旦剛過,周赫煊便跟使館人員、建築設計師柯布西耶,以及巴黎的幾名華工代表,一起來到這座法國北方小鎮。

巴黎塞納河左岸的華人聚居地,有接近2000名華人都是當年的援法華工。他們聽說周赫煊要為犧牲華工修陵園,便自發的報名前來做向導。

眾人首先坐火車來到亞眠,然後轉乘轎車前往努瓦耶勒。

半路上,陳英指著遠方一條廢棄的鐵路說:“那條鐵路就是華工修的,一直通往歐戰前線。當年我修了大概一個月的鐵路,每隔幾天就有德國飛機來轟炸。鐵路沿線死了不少華工兄弟,基本上都是就地掩埋。如果有可能的話,可以沿著鐵路搜集他們的屍骨。”

隨行的使館工作人員搖頭道:“工程量太大了,而且就算挖出屍骸,也不能保證他們就是華工,也有可能是戰死的英法士兵。”

“那就……算了吧。”陳英遺憾道。

周赫煊對援法華工的歷史了解不深,只知道有個叫張長松的華工留在法國。二戰期間,張長松和幾個兒子(一共13個子女)同時參軍,父子齊上陣抵抗德國入侵。他的二兒子退伍後,還成為法國的足球明星,加入了法國國家隊,參加過兩屆奧運會比賽。

後世法國人一提起援法華工,就必然拿張長松父子出來做宣傳,所以他們的故事流傳很廣。至於此時嘛,張長松還在法國的某煤礦當爆破工,他的足球明星兒子還不滿10歲。

下午三點,眾人抵達努瓦耶勒市。

市長亨利·德瓦利庫爾率領全市500多居民,站在鎮口列隊迎接,甚至他們還拉著橫幅:歡迎中國朋友!

亨利市長在眾人下車後,熱情地迎上來,跟周赫煊握手道:“您就是周先生吧,我是努瓦耶勒市長亨利·德瓦利庫爾,非常歡迎諸位的到來。”

“市長先生,你好!”周赫煊點頭微笑。

隨行過來當向導的華工張大華突然出聲喊道:“亨先生,還記得我嗎?”

“你是……”亨利市長猛拍腦袋,“我想起來了,你是負責掃大街的張!”

當時的華工們雖然大都被關在營地中,但還是有一些頻繁跟鎮上居民接觸,比如有兩個專門掃大街的。另外,還有給英法駐小鎮機關燒鍋爐的,送菜做飯的,都長期住在小鎮上。

張大華笑道:“亨先生,我現在已經學會說法語了。”

“聽到有人叫我亨先生,真是懷念啊,”亨利市長感慨道,“我還記得,自從你們來了以後,鎮上幹凈了許多,你們總是那麽勤勞。對了,我這次準備了禮物!”

鎮上居民推過來整整一小車蘋果,亨利市長笑道:“我記得你們最喜歡吃蘋果,當時鎮上的蘋果都被你們買光了,一個蘋果賣到3法郎高價。”

那可是一戰前的3法郎,相當於普通華工一天的工資(華工日薪為1.5到4.5法郎)。

中國底層百姓雖然勤勞儉樸,但在那種看不到明天的情況下,難免會變得大手大腳起來。山東屬於蘋果產地,好多華工在出洋前,都只看過,卻沒吃過蘋果。

到了法國後朝不保夕,華工們便瘋狂的愛上蘋果,一來想體驗蘋果的美味,二來也是懷念家鄉。

最後小鎮上的蘋果被買光了,許多華工寧願用一天辛勞十多個小時賺來的工錢,高價購買蘋果嘗鮮。鎮上有個蘋果販子還因此致富,現在已經搬去大城市定居了。

亨利市長親自把一個個蘋果,塞進周赫煊他們手中。

幾個華工迫不及待地啃著蘋果,似乎是聯想起當年的經歷,眼淚嘩啦啦往下流。

亨利市長又對周赫煊說:“周先生,我代表本市,向您頒發榮譽市民勛章,請務必接受。”

“我的榮幸。”周赫煊微笑道。

在隨行記者的見證留念下,亨利市長將榮譽市民勛章別在周赫煊胸口。雖然這個“市”只有500多居民,但好歹也是市啊。

當天下午,在華工向導的帶領下,周赫煊前往當年的華工醫院和瘋人院參觀。

這兩棟建築都已經廢棄很久,台階上長滿青苔,一切苦難都塵封在歷史中。

周赫煊拾起草叢裏的一根扁擔,那扁擔是木質的,通體腐朽風化成黑色的朽木,似乎在無聲的訴說著當年的情形。

陳英指著麥田遠處的樹林說:“周先生,樹林裏葬著200多個華工兄弟。當年立了木頭碑的,一個個都有名有姓。”

周赫煊點頭道:“全都移葬過來,跟其他華工一起安葬在陵園中。”

設計師柯布西耶也工作起來,開始實地查看情況。他轉了兩圈,回來對周赫煊說:“周先生,我建議把瘋人院拆除。華工醫院雖然也被廢棄,但主體建築還比較穩固,修葺過後完全可以用來做華工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