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心難測(第3/4頁)

作為帝王,是絕對不容許眼皮子底下有這麽一股不由自己掌控的勢力存在的,按理,李世民應該第一時間將這股勢力鏟除,然後將李素重重治罪,可是李世民冷靜下來之後,發現這股勢力其實並未給長安城和朝堂造成多麽大的損害,從內應細作源源不斷傳遞出來的消息,以及這股勢力種種所作所為來看,它存在的目的並非為了在長安城翻雲覆雨,而是李素自保的一件工具,除了保李素,它根本沒做過任何損害社稷威脅宮闈的事。

這個事實終於令李世民高高舉起的屠刀輕輕放下了。

保李素不算理由,朝堂那麽多大臣都想有自保的手段,也沒見誰喪心病狂冒著殺頭滅族的危險暗中培植出一股勢力來自保,只是李素是個例外。

一來李世民知道李素並無野心,他培植這股勢力的初衷不是為了謀害誰,而是為了不讓別人謀害他。二來,隨著常塗派出去的內應在這股勢力內部漸漸占據了高位,它的一舉一動實際上已在李世民的掌握之中,鏟除它只是一句話的事,李世民反倒不著急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李世民對這股勢力漸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數年下來,它的羽翼已漸豐滿,內部的組織結構,上下等級,各種打探消息和利用輿論的方法,以及上下垂直單線聯絡的管理方式等等,令李世民嘆為觀止,很多方面甚至是常塗那幫手下都做不到的,李世民暗暗贊嘆李素委實是個人才,就連這種見不得光的東西他也能弄出一些尋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新花樣,這股勢力如果改頭換面,成為效忠朝廷和皇族的一部分,李世民對朝堂的掌控想必更是得心應手。

於是李世民動起了將這股勢力收為己用的心思,這才讓李素沒心沒肺的逍遙到現在。

“你確定李素未參與其中?”李世民冷冷問道。

常塗靜靜地回道:“老奴不敢打包票,但十有八九應該沒有參與。”

李世民點點頭,道:“既然未參與,那麽馮渡被刺一案應該與他無關,暫時先撤回監視李素和王直的人手,給朕仔細查查雉奴究竟是不是被冤枉的,這樁案子朕越想越不簡單,裏面恐有更深的內情……”

常塗道:“老奴也認為此案不簡單,從馮府莫名其妙冒出一個下人被滅口開始,到晉王殿下身邊一個侍衛被牽連,雖說一切皆是鐵證如山,可老奴總覺得不對勁,好像冥冥中有人刻意安排,將這些證據若隱若現的埋在淺處,只等老奴上當,與其說這些是鐵證,還不如說它們都是一個又一個圈套,老奴現在就有一種中了圈套的感覺……”

李世民一愣,臉色立刻有些難看了:“連你也這麽想,看來不是朕的錯覺了,雉奴極有可能被冤枉了,可憐了朕的雉奴,被人冤枉卻有口難辯,還那麽懂事,主動請命圈禁宗正寺……”

李世民眼眶微紅,隨即敲了敲桌案,道:“既是有人故意冤枉雉奴,常塗,你有沒有想過是何人所為?”

常塗沉默半晌,終於咬了咬牙,道:“老奴以為……此案恐與立儲有關!”

李世民神情不變,顯然對常塗的推測並未感到意外,只是疲倦地闔上眼,聲音嘶啞道:“立儲……立儲!他們就這般迫不及待了麽?朕還沒死呢!”

常塗垂頭靜立,大氣也不敢出。

良久,李世民神情復雜地問道:“按立嫡不立庶的禮制,眼下朕的皇子裏,嫡子只有青雀和雉奴二人,你的意思莫非……是青雀在構陷雉奴?”

常塗輕聲道:“老奴沒查清楚前不敢妄言,也許是魏王殿下,也許是陛下那些庶出的皇子用各個擊破之法將兩位嫡子除掉後,他們也有機會問鼎東宮之位,還有一種可能,此案或許是朝臣甚至門閥世家所為,老奴實話實說,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以前,就連……就連陛下的後宮娘娘們,也不能排除嫌疑,這件事太大,牽涉太廣,任何人都有動機幹出刺殺馮渡,嫁禍晉王的事,一旦他們達到目的,所獲必然不小。”

李世民長吸一口氣,臉色已鐵青。

九五至尊,天下共主,可是俯下身放眼望去,卻是一片虎視眈眈,兒子也好,朝臣也好,門閥也好,天下皆是他的敵人!

皇帝做到被身邊人算計的地步,自己果真配得起這“天可汗”的尊號麽?

揉了揉眉心,李世民頭疼得厲害,擰著眉閉上眼,久久沒說話。

“叫內侍省再給朕拿一顆福壽丹來……”李世民疲倦地吩咐道。

常塗嘴唇囁嚅幾下,終於忍不住道:“陛下,丹藥一物,多服傷身,殊為不益,老奴以為……”

“閉嘴!朕的事輪得著你來說麽?”

常塗嘆息一聲,只好轉身令殿外值守的宦官傳旨。

回到李世民跟前時,李世民仍舊一副疲倦至極的模樣,沒精打采地道:“想辦法派遣或收買一些眼線,伺機混入魏王及諸皇子府上,他們的一言一行必須向朕詳稟,查清楚此案究竟是誰在背後搞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