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一百一十二章 謠言(第2/2頁)

林縛離開江寧之後,林續祿就代表林氏與東陽鄉黨將獄島的土地都購下來。獄島緊挨著江寧城,故而無法直接在獄島上修築堅固的防塞,但沿島修有護墻。護墻皆用巨石,用混糯米的灰漿抹砌,齊胸高的石墻雖然算不上厚,但堅固異常。石墻築在夏季水位線上,此時江水低落,石墻外有大片的江灘露出來,不過易登陸的灘地,在外圍又臨時打下木樁墻,環島還遍布鐵荊棘及陷坑。

從河口撤下來的人極多,即使可以往北岸疏散,但是除非回東陽老家去,去北岸也只能風餐露宿,更多人更願意留在獄島觀望形勢。好在之前的監房極大,後來改為貨棧,又增建了許多倉房,趙虎他們過來之前,獄島這邊並不擁擠。

趙虎看過之後,堅決地說道:“除鄉勇家小外,其他人一律用船撤出北岸。奢家沒有渡過朝天蕩的能力,北岸是安全的。相反,江寧失陷後,奢家必然會派兵將獄島當成釘子拔掉……”

※※※※※※※※※※※※※※※※

午時的太陽光照不進深闊的文華殿,殿內光線陰暗。好不容易出了太陽,天氣卻是越發的陰寒。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鑒武也是漸漸沒有了耐心,脾氣越發的暴躁,宮女及太監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出一點小差錯,就挨一頓杖刑,送條半條小命。

“淮東的兵馬到底從蕭山開拔了沒有,池州那邊怎麽也還沒有什麽消息過來?”元鑒武在殿裏來回踱著步子,口不擇言的厲聲質問,“林縛是個滑頭,嶽冷秋難道也要辜負朕的信任?”

張晏無言相對,這時候也不能挑皇上的心頭火,即便猜到嶽冷秋有可能是為保存實力,也只能先幫他說幾句好話:“江州受敵,將卒鬧著要回去先解江州之圍,嶽相好不容易彈壓下來,不過池州缺糧,大軍不易行。算著時間,林相今天應能到池州。江州軍只要動起來,也快,從青陽進南陵,江州軍只要進入弋江,就能叫叛軍右翼不能伸展,到時候只要等淮東軍過來就行……”

“那淮東那裏呢。”元鑒武急躁地問道:“這雪也停了,太陽也出了,淮東兵馬也應該從蕭山北上,怎麽半點動彈都見不到?”

“雪融道路濕滑,江寧這邊天氣冷,風吹一夜,濕土能凍結實了,杭州、湖州那邊的氣候要比江寧暖和一些,雪後道路只怕是更加難行。”張晏說道。

“這個難行,那個難行。”元鑒武厲聲說道:“總不至於等江寧給奢家攻下來,什麽又都變得容易吧?”

“皇上息怒……”張晏說道。

黃門太監小跑進來稟告:“戶部尚書王學善在宮外求見……”

“他來做什麽?”元鑒武冷哼一聲。昱嶺關之敗,他雖然將謝朝忠、劉直抓拿下獄,心裏依然有些怨恨王學善,暗道,當初要不是王學善站出來插一杠子,謝朝忠出兵的事情說不定就給陳西言攔下來了,也就不會有接下來這一系列事情。

“說是有秘事相奏。”黃門太監回道。

“讓他進來吧!”元鑒武有些不耐煩地說道。

“微臣就先告退。”張晏說道。

“王學善能有什麽秘事,你也留下來聽聽。”元鑒武說道。

過了片刻,王學善隨黃門太監進來,看到張晏在殿內,叩安後奏道:“臣有緊急秘事相奏……”

“有什麽事情快說,張晏無需回避。”元鑒武說道。

王學善眼睛轉了兩圈,張晏在這裏倒出乎他的意料,擔心給他看出破綻來,但都走進了文華殿,就只能硬著頭皮說下去,說道:“臣得秘報,海陵王及太後已於三日前給秘密接進淮東軍在崇州的軍營……”

“什麽,淮東好大的膽子!”元鑒武豁然站起來,怒目瞪向王學善,好像是王學善將魯王接了過來。

張晏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也不顧失儀,厲聲質問王學善:“王大人說這話,可有什麽依據?”

“要什麽依據,淮東兵馬遲遲未動,可不就是打的這個主意!”元鑒武失去理智的厲聲質問張晏,“到現在,你還要替淮東辯解不成?”

張晏連聲告罪。

王學善心頭抹著汗,他雖然準備好人證,但也怕給老辣的張晏、陳西言等人看出破綻,沒想到皇上倒是第一個深信不疑。

雖然這麽說,王學善還是小心翼翼地說道:“臣與彭城郡公素來不睦,江寧城人所皆知。彭城郡公崛起江寧,善使陰狠手段,臣也不得不有所防備。故臣遣線人應募到彭城郡公府上做事,以為刺探。海陵王進淮東軍營一事,彭城郡公府上秘密相傳,臣的線人得知此事非同小可,當即潛出崇州,回江寧報得臣知曉。此外,海陵王府內外,也都是淮東軍的甲卒,外人難以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