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一百二十一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3/4頁)

※※※※※※※※※※※※※※※※

董原站在城頭,看著陳明轍等人入城來。

董原雖以兵部侍郎銜出領浙北制置使,但論及權柄之重,甚至不如出知維揚府時。

浙北三府,雖然早年以杭湖最為富庶,此時卻以嘉興府最為完整,原本富庶天下的杭湖兩地都給卷入戰火之中,受到嚴重的摧殘。

陳明轍是陳西言的得意門生,也是天子門生,以浙北檢討禦史入仕,才兩年,就再進浙北擔任出知嘉興府事的要職。這也是吳黨要在浙北實現對董原進行限權的意圖,令董原親信部將心有不忿。

公孫齊是董原的心腹,早在董原早年守仙霞縣以拒奢軍時,就以力勇而崛起草莽之間。後隨董原投李卓,董原出知維揚府事,組織地方兵備,公孫文又是最早投附過去的將領,深得董原信任。

公孫齊看到陳明轍坐船來杭城,站在董原身邊,壓著聲音說道:“大人是不是派人找高先生聯絡一下感情,想必淮東不想看到唇亡齒寒的局面?”

“這算哪門子唇亡齒寒?”董原苦笑不已,又低語道:“陳西言、余心源等吳人真是無頭腦,自以為得計,可真是辛苦替別人做嫁衣。高宗庭啊高宗庭,看來督帥之死,令你改變太多……”

公孫齊疑惑不解,暗道,浙北今日之局面,難道是淮東縱容?但江寧加強對浙北的控制,將他們架空,對淮東又有什麽好處?

※※※※※※※※※※※※※※※※

陳明轍出知嘉興府事又趕到杭城跟董原相見的消息傳到永嘉時,已經是四月二十四日了,再過幾天,永嘉之戰就要持續滿一個月了。

“吳黨這一步步棋子,我們還要積極的配合他們走完啊……”林縛說這話時,已經不在永嘉城外的營壘裏,而是回到甌海處置一些事務,這時正與高宗庭下棋為樂,聽宋佳站在邊上說陳明轍進杭城與董原見面的消息,摸著檀木盒裏的棋子,頗有感慨地說道。

“董原心高氣傲,不肯屈服於人。”高宗庭輕輕一嘆,說道:“將來或與淮東為難!”

“北燕、南奢,沒有一個省油的貨色,西邊再多個董原,也沒有了不得的。”林縛說道:“淮西終缺個能獨當一面的人物。只要吳黨能在浙北順利地將董原架空掉,江寧再調董原去浙東主持防務,就順理成章了。”

林縛要維護江寧政權的穩定,統一戰線對付燕胡兵馬的南侵,故而要克制住向淮東周邊地區擴張的沖動。換作別人,多半要保存董原在浙北的勢力,以分擔江寧對淮東的壓力。這或許要算一樁好處,不然淮東就有唇亡齒寒之憂。

但相對的,也有大弊。

這時候林縛坐視吳黨將董原在浙北的勢力架空掉,甚至進一步從浙北將董原逐走,倒不是淮東突然間改邪歸正,要助新帝加強對地方的集權,而是從根本上,淮東是要削弱浙北三府及平江、丹陽兩府(即太湖平原地區)的軍事實力。

淮東與浙東之間隔著太湖平原,董原是有野心的一個人,一旦讓他在太湖平原形成相對獨立的割據勢力,對淮東的形勢是極不利的——這幾乎意味著淮東最核心的區域都處於董原的直接攻擊範圍之內。

林縛一時不能將觸手伸進太湖平原,與其讓董原紮根其間,令淮東坐臥不安,不如暗中推動吳黨將董原從浙閩逐走——削弱太湖平原的軍事力量,才是最符合淮東利益的。假如將來有必要,淮東戰卒也能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控制太湖平原,不用擔心在進入時就會受到大規模的阻礙。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維揚——淮東一時間不能將觸手伸入維揚,但也要盡一切可能的削弱維揚府的地方兵備及駐軍。

這時候室裏的光線暗了下來,林縛站起來,推開窗戶,看著外面的天空起了陰雲,像是要下雨。

算著時節,也是進入梅雨季了。在過去兩個月時候裏,永嘉府境內幾乎是星雨未降,旱情頗為嚴重。看到有下雨的樣子,林縛也頗為高興,田裏的麥子也需要這一場雨抽穗,但周同那裏的軍事行動會大受影響,再往後也意味著東海將進入風暴季而暫時封航。

稀稀落落的下了一陣雨,半炷香的時間,地面還沒有完全浸濕,就雲開收晴,完全不過癮。

“這雨下的,聊勝於無……”林縛搓著手,轉回身跟高宗庭說道,也沒有興致將殘局再進行下去。

“各地旱情都嚴重,便是淮安府夏糧收入也會因為旱情而減少許多……根據各地搜集來的情報,浙西大旱已經成災,這對我們來說是個極好的消息,奢家今年不但不能從浙地獲得更多的補給,甚至還得吐出一些糧草儲備,要防備地方出現民變。但河淮的旱情,使得黃河從河中府往下,最淺的地方都能趟馬過河,這絕不是什麽好消息啊!”高宗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