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山河碎 第五十章 奪壘(第2/3頁)

命令士卒停下來稍作休息,就著涼水吞咽幹餅,這時候看到西北方向燒起大火,將天空映得通紅。

張苟駭然失色,霍然站起來,難以置信地問陳漬:“那邊是沂水大營?”

“江東左軍不可能打過去吧?”陳漬也甚為訝異。

算上江東左軍可能在沭口出發的時間,最多也才過去七八時辰而已。沂水大營方向的大火若真是江東左軍所為,那就意味著在這麽短的時間裏,江東左軍不僅馬不停蹄的奔行了百余裏趕到沂水大營,還毫不停頓的展開攻勢。

“江東左軍不用水營接渡去泗陽救劉庭州,反而繞去西北奪沂水大營是為哪般?難道他們要搶沂水大營的浮橋過沂水,趕到泗水東岸再用水營接渡進泗陽?”陳漬問道。

“有這可能。他們一時摸不清劉庭州所率渡淮官兵在泗陽的狀況,擔心馬帥與孫帥會借機揮軍強渡淮水,水營不敢輕離山陽也不難理解。不能調水營,林縛所率第一批援軍,只能走陸路趕去泗水東岸了!”張苟分析道,思慮片刻,又說道:“我們之前奔襲雲梯關,也是強攻了一夜才拿下。雖說沂水大營簡陋了些,不能跟淮口的雲梯關相比,但守軍要遠遠多過當初雲梯關的官兵,不會輕易離去……我們趕過去能有一戰!”

“江東左軍的沂水大營也好,陳韓三這次總不能再袖手旁觀了吧?”陳漬擤著鼻頭說道。

封鎖沂水的大營也是陳韓三所部兵馬,陳韓三不想為保證泗陽的勝利,拼死將江東左軍拖在沭口,卻不至於對所部兵馬遇襲還袖手旁觀。

泗水是江淮勾通河濟的漕運主河道,為保證泗水在秋冬枯水季還能有足夠的水位,沂水在郯城縣南的下遊築攔水壩,實為填石積淤,強行將沂水河的水位擡高,將河水重新導入泗水,從而導致攔水壩下遊的沂水河成為不利大船通行的淺河。攔河壩更成為大小船只北進郯城縣境的障礙,所以,在攻陷郯城縣之後,流民軍更不擔心淮南官兵會從沂水北進去援徐州。

由於攔河壩的存在,大小船只不能南北通行。但是也恰恰因為攔河壩的存在,東岸兵馬摸準攔水壩的方位,可以趟水去西岸,不用舟橋。

陳韓三小心謹慎,除了在郯城縣駐有兵馬外,還在攔水壩位設沂水大營,駐入四千兵馬。誰也沒有想到江東左軍馳援泗陽,沒有急調水營過來接渡,而是繞道沂水攔河壩的位置,打算攻破沂水大營再過河去。

張苟、陳漬算了算路程,郯城縣守軍趕去沂水大營支援,未必就比他們快。當下就停止休息,敦促兵卒連夜走路,心想陳韓三看到沂水大營方向燒起的大火,派出騎兵馳援,差不多應該跟他們同時趕到……只要沂水大營堅守到明日午前不失,他們趕過去,能給江東左軍一記絕妙的掩殺。

※※※※※※※※※※※※※※※※

沂水大營與窄橋大營相似,也是在大河兩岸分立東西營,但沒有現成的村寨、鎮堡可以利用,沂水大營是伐木結柵而成的柵營,相比窄橋大營要單薄得多。

這也能看出流民軍在短時間裏,所能組織起來的人力、物力,遠遠無法跟江東左軍相提並論。

江東左軍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就在淮河南岸的沭口新築了一座規模堪比府縣的堅固城壘,甚至還給夯土墻包裹上城墻磚,在臨水的一側,還修築了規模頗大的渡口碼頭。

也許是沂水不是流民軍的主防方向,封鎖南北主要依靠北面的郯城,沂水大營的駐兵數量也要少得多。

如此也好,不然林縛他們也不可能選擇沂水大營來進行突破。

林縛與秦承祖、寧則臣等人午時從沭口出發,率鳳離營五營步卒、一營工輜營輔兵與一哨重甲騎及兩哨刀盾輔兵先行,周普率四百余輕甲騎先配合趙虎進逼陳韓三所部的窄橋大營,等天黑之後,才折向西行,過來匯合。

雖說從沭口營寨出發時,以步卒為主,重甲騎才兩百余人,但軍中配備的馬騾多達千匹,為短程從曠野橫插突進提供了良好的機動能力。

從沭口斜插到西北方向的流民軍沂水大營,約有一百四十裏,四千精銳硬是在破曉之前,趕到流民軍的沂水大營寨前。

抵近流民軍沂水大營,天色未亮,四野裏還是星月的光輝在散耀著微明。林縛沒有讓大軍在進攻前稍作休整的意思,就要趁敵軍不備,措手不及,趁夜掩襲過去。

在微明的光輝裏,流民軍散在營外,給逐殺的斥候正拼命打馬回奔,放聲嘶吼:“亂襲,掩門!”轅門望樓的值哨吹起號角,在他們的眼前,那些流瀉出微弱晨光的東方地平線上,暗影層層疊疊,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兵馬趁夜襲來。

那些在營帳中酣睡的流民軍兵卒給號角驚醒,愣怔發蒙,聽到將領的喝罵,才倉皇爬起來穿兵服甲衣,拿起兵器,匆忙上寨墻守衛。黑暗裏,營火數量有限,更多的人是混亂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