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宋之疾(第2/2頁)

官員任著兵部的職,管的卻是戶部的事兒,而領的是中書省的薪水……

這種看似荒唐的事情,在北宋初期卻是常態。不單軍事上“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官場一樣是“權不通職,事不通權”。

“另一個大問題是國都開封的地理位置造成的。”唐應頓了一下,又繼續侃侃而談。

“開封地處平原之地,一馬平川無險可守。若北方來犯,一過國境線就是一片坦途,驅兵不足千裏,就能兵臨東京城下。所以,朝廷不得不續養重兵戍衛京師,幾十萬的禁軍糧餉平白的耗費在了這一地理劣勢之上。”

“而兒皇帝石敬瑭把燕雲之地賣給了契丹(石敬瑭認爹的時候,遼國還叫契丹),大宋北地千裏國境亦是無險可守,還是只能用人去填,進一步加重了兵事的耗費。”

唐奕兩世為人,在千年後的華夏,爭論最多的就是宋朝。這個華夏文明最巔峰的時代,它既是幸運的,也是最不幸的。

幸運的是,它擁有一個自漢唐以來最溫和、最仁慈的統治者。老趙家一家子都是老好人,寬松的社會環境,使當時的文化、經濟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不幸的是,這只溫順的綿羊身邊,卻圍著一群惡狼。

宋朝的國際環境惡劣到了極點,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像宋一樣面對如此復雜的邊境問題,也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會把自己的國都暴露在狼群之中。

別看宋都開封貌似深處內地,離邊患甚遠,其實是華夏幾千年文明當中最二逼的首都。

遼騎若想侵宋,只要越過白溝河的國境線,就可繞過所有的城池和防線長驅直入,從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直達開封城下。

怎麽辦?只能用重兵去填。

仁宗朝,北宋常備軍有一百二十幾萬,多數都扔到了京師戍衛和宋遼邊境上面。如此龐大的軍備,就算再富有的國家也得被其拖垮。

明朝號稱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朱棣定都北京,緊靠北方國境線。看似兇險,但是別忘了,北京有山海關,有萬裏長城,還有燕山山脈。要不是李自成那傻缺逼得吳三桂叛了滿清,就皇太極那點兵力,再給他二十年也進不了關。

可是開封呢?要險無險,要關無關。

有人可能覺得,唐奕說的誇張了,那不還有黃河天險呢嗎?

呵呵……您想多了。

北宋時期,冬季氣溫比現在低很多,冬天黃河是結冰的。

當年,遼軍兵臨澶淵,為什麽宋真宗禦駕親征,又在斬首遼國大將節節勝利的情況下,還和遼軍簽下了讓後人詬病千古的城下之盟?

就是因為事逢冬天,黃河不定哪天就凍上了,宋真宗拖不起了,就連大宋第一鬥士寇準也不敢再拖下去了。

萬一要是在入冬之前沒能解決遼患,黃河一結冰,遼國大軍就可以繞過澶淵直達開封城下。如果真的發生了,那南宋恐怕要提前一百年落筆史冊了。

南有交趾諸夷,邊患不斷;北有契丹狼族,虎視眈眈。就連李元昊都能憑著一幫黨項土匪鼓搗出一個西夏國來,時不時在西北搞出點事兒,再加上一個全祼的首都開封。

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大宋不得不在邊境、國都蓄養重兵。

在後世,許多學者、文青詬病宋朝積弱,養了那麽多的兵還窩囊成那個樣子,誰都能欺負欺負。其實,這種觀點是不客觀的。

南北兩宋對外戰爭的勝率高達百分之七十,是歷朝歷代最高的。但是,辦法,就這樣兒,大宋還是被北方遊牧民族給滅了。

為什麽呢?

因為全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