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秦國發展篇生逢亂世,身不由己(1)(第3/6頁)

可能白起整天忙於砍人事業,沒有注重個人素質的培養,秦國戰敗後,他不但沒有韜光養晦,反而對別人說出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類的風涼話。也可能是被秦昭襄王壓抑太久,患上了輕度精神分裂症,還在公眾場合出言挖苦秦昭襄王,以泄私憤。這樣一來,神仙也救不了他了。

樹混一張皮,人活一張臉,君王更是愛惜自己的面子。聽到部下匯報白起的種種危害社會安定團結大好局面的匯報,秦昭襄王立即下令:撤掉白起所有的官職。白起一氣之下患上輕度腦梗,在床上躺了3個月才能下床。病愈後的白起覺得必須離開秦昭襄王這位是非之人,想回老家安度余生。

白起的老戰友們聽說白起準備離開鹹陽回老家,秉承哥們義氣大如天的教導,爭相為白起送行。範雎聽說這件事後,感到機會來了,他只用一秒鐘回想了一下他和白起同志的傳統友誼,就開始尋思,能不能在這件事上做點文章,徹底解決白起。

俗話說:斬草要除根,不除是禍根。範雎在白起離開後又進言秦王,說白起心中不服氣,恐怕日後會集結黨羽意圖謀反。秦王似乎已經把範雎當成了他的大師兄,事事認為範雎說得對,這次也不例外,便派使者追上白起,令白起以死謝罪。白起榆木疙瘩腦袋,顯然已經被封建言論“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迷惑不輕,遂揮刀自刎。

範雎這個人的性格特點就是以德報德,以怨抱怨。在範雎的一生中,像得罪他的人都得到了範雎的報復,都被穿了小鞋,而像幫助過他的王稽和鄭安平都被範雎提拔做了大官。範雎這樣的先秦遊士奔走於各國之間,最重要的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在求取金錢與名譽的同時也不可否認地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與前進。

如果說白起是個倒黴蛋的話,還有一個該死卻沒死的幸運者不得不說。秦國進行轟轟烈烈的邯鄲攻堅戰的時候,仍是趙國質子的嬴子楚又一次面臨死亡的威脅。其實上一次秦、趙兩國交鋒的時候,已經經歷過類似情況,也算是經驗老到了,但讓身邊人感到疑惑的是,在這次死亡危機中嬴子楚好像比上次更加害怕了。

嬴子楚想起秦、趙開戰就害怕,作為人質,他主要是擔心趙國把他撕票,原來他是嬴異人,活著沒人疼,死了沒人愛。可現在的嬴子楚是經過暗箱操作後的大秦王朝太子妃的嫡子,秦國未來的繼承人,為了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嬴子楚不得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因為他覺得自己的生命不僅僅屬於他個人的,而是屬於全秦國人民的。

秦國圍困趙都邯鄲後,嬴子楚面臨被趙國殺害的危險,為了自己的生命和來之不易的地位,他決定要絕地反擊,於是他找來了萬事通呂不韋老板商量保命之法。嬴子楚先是想到給爺爺寫信,讓他考慮自己的生命安全罷兵,結果被呂老板一票否決,理由是秦昭襄王不會因為顧及他這麽一個太子接班人的性命而退兵。

單純的嬴子楚為了保命向呂不韋求教如何脫險,當聽到向祖國求援毫無作用之後,亂了方寸的嬴子楚向呂不韋承諾,這次如果能從趙國成功脫險,今後願與呂老板成為同呼吸、同命運、同富貴的三同朋友。一句話說的呂不韋怦然心動,經過周密策劃,呂不韋親自設計了一個跑路計劃,並決定和嬴子楚一起離開趙國。

在嬴子楚從趙國跑路過程中,金錢又一次發揮了它的魔力,呂不韋看到趙國的門衛工資普遍不高,成功地向邯鄲城門的門衛行賄,由於看在這些錢的面子上門衛殷勤地放他們二人出城了。這次有驚無險的逃逸,結束了嬴子楚這輩子所有的悲苦,他在秦國度過了一段難得的平靜生活,安心地等待著令人期待的那一天。

從趙國成功跑回祖國的嬴子楚在自己的祖國生活過得優哉遊哉,他不再費心為生存發愁,也不用再看著別人的臉色行事。不過這段等待的時間裏嬴子楚偶爾還會想起遠在趙國的妻兒。想當初由於逃跑情況緊急,拖家帶口可能降低逃生的成功率,嬴子楚只好選擇了單獨逃走。

身在趙國的趙姬比較煩,老公和老相好呂不韋都成功跑路,留下她和小嬴政孤兒寡母在趙國苦苦等待。要說趙姬還真是個獨立女性,她沒有絕望,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趙國的糾察隊打起了遊擊戰,躲過了他們無數次的搜捕。

嬴政因為沒有父親的緣故,從小就和母親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苦難磨煉了他的意志,鍛煉了他的責任感。老媽趙姬雖然是個弱女子,但絕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為了嬴政付出了太多太多,老爸嬴子楚離家九年,在沒有父愛的關懷之下,始皇帝的童年可以說是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中,這讓嬴政產生了深深的戀母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