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南海有變

明朝光復北方後,事情還有很多,封賞將士,審理罪官,清理田畝,根據從北京抄到的文档,抓捕影藏在明朝內部的細作,這都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去處理。

此外,王彥又總結了過去幾年的施政方略,提出新的施政綱要,明朝要做的事情可以說多到焦頭爛額。

王彥原來以為,只要金國和蒙古諸部,不挑起什麽大事,他就能安靜的理清明朝內部的事務,不想荷蘭居然又挑起事端,還敢殺大明的商賈。

王彥剛登上監國大位,心中正躊躇滿志,覺得大明在他的帶領下,走向復興,已然稱霸於天下,現在以是四夷俯首帖耳,但荷夷卻等於直接抽了他一大嘴巴子。

王彥見奏報中,荷夷不僅撕毀了《明荷貿易協定》,還扣押明朝的商船,搶奪明朝的貨物,更可氣的是,他們居然直接屠殺爪哇的明人,簡直視大明為無物。

王彥在《資政新篇》中剛提到要鼓勵商人出海,南洋就發生這樣,侮辱大明的事情,王彥如何不氣,這是在打他這個監國的臉。

歷史上,工業革命的前提是商業革命,只有商業革命,將生產的方式轉變,打造出一個龐大的市場出來,才有可能發生工業革命。

明朝的東南沿海和江南地區,正在從過去的小農生產模式,像新的模式轉變,這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商業。

明朝的商人,在改變國內生產模式的同時,也正在積極擴張外部的市場。

在與荷蘭簽訂協議之後,明朝的商船已經可以到達天竺東岸,甚至更遠的地方,尋求開拓巨大的市場。

英國能夠發生工業革命,並不是因為他的制度有多先進,主要是因為他在十八世紀六十年代之前,已經完成商業革命,占據了大量的市場。

有了市場,才能促使生產效率的提升,王彥雖然不知道這些,但是商業改革後帶來的利益,卻是看得見的,所以荷夷的舉動,他絕對不能容忍。

內閣裏的大小官員,只見王彥拉長著一張臉,眉頭寧作一團的領著張煌言往二樓的議政堂走。

幾位大學士見王彥上來,忙上前行禮,“臣等恭賀殿下進位監國。”

王彥卻不耐煩的揮揮手:“幾位閣部不用多禮,孤有正事要說!”

說著他就走進議政堂座好,然後示意幾人一起入座,又對張煌言道,“將陳總督的急報,給幾位閣部看一看。”

陳邦彥見王彥神情陰沉,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忙先行接過,展開一看,是兩廣總督加急送來的緊急軍情。

大概是在六月間,占據巴達維亞和馬六甲的荷蘭人,忽然扣押了來往馬六甲的大明商船,以及在爪哇等地活動的大明商賈,開始在其勢力範圍內,迫害中國人。

根據陳子龍的揍報,目前荷蘭人已經封鎖了馬六甲,禁止大明商船前往天竺,在爪哇的明人已經死傷近千人。

陳子龍上報的同時,已經下令南洋水師集結於占城,只等朝廷一聲令下,便要前往問罪。

陳邦彥看完,不禁罵道:“該死的荷夷!”

南洋的貿易是大明財政主要的收入來源,幾乎占了明朝財政收入的三成左右。其余幾位閣老,忙快速掃視一遍,堵胤錫看了之後,不禁皺眉道:“我朝與荷夷不是已經締結了一份和議了嗎?這才幾年,怎麽荷夷又忽然變卦呢?”

此時的西方可一點都不文明,同蠻族並沒有什麽兩樣,殺人盈野,更沒有什麽信譽可言。

至於,所謂的契約和條約,在更大的程度上也是為了維護他們的利益,並不是什麽高級的東西。

王彥看了奏報,內心一直非常窩火。

從最早的澎湖之戰,大明與荷夷達成第一份協議以來,再到料羅灣之戰後,達成第二次協議,等明朝收回台灣之後,達成第三次協議,在短短三四十年的時間裏,此夷已經三次撕毀了和議,觸犯大明的利益。

人說事不過三,這荷夷根本就是個無賴,一看準機會,馬上就上來咬一口。

這與北面的遊牧沒什麽兩樣,不,確切的說,還不要臉些,遼宋澶淵之盟後,還和平了百年哩。

不到四十年,毀約三次,當與大明簽的協議是草紙嗎?

王彥慍聲說道,“當年料羅灣一戰後,荷夷沒多久,便又悄悄占據了台灣。我朝光復台灣之後,出於對海上商路安全的考慮,與荷夷再次簽訂協議,卻不想此夷居然再次變卦,還殺我子民,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這樣老是不講規矩,說不通道理,佛祖遇上了都得發火。

嚴起恒也道,“看來,是我大明的懷柔,讓他們嘗到甜頭了。”

荷蘭人的反復無常,讓王彥十分惱火,其實西方大多數強國都是這個德行,西班牙人擄了瑪雅的國王,勒索了幾噸黃金贖人,結果人家將黃金一交,立刻就把人家的國王給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