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皇帝遺命(下)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文人的作用,主要就是最高統治者用來管理和平衡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利均衡的工具,而文人間,派別間的互相攻訐,只會消耗掉雙方各自的力量,並不會,也不可能對最高統治者構成威脅。

相比於文人,武將則是歷代君王,以及中央朝廷警惕的對象,畢竟武將造反的例子筆筆皆是,而且每一次叛亂都會給整個國家帶來深重的災難。

歷代統治者為了解決武將的威脅,可謂煞費苦心,而這個問題,一直到宋朝才基本解決。

當然凡是都有利弊,世間安得雙全之法?

什麽事都是過猶不及,宋代以來以文統武,確實限制了武將,但也帶來了軍隊戰力的下降。

宋亡後,本朝依然采取以文制武之策,但在吸取亡宋教訓之時,慢慢的也出現了文武合流的態勢,或者說隨著武將被限制,至使軍隊戰力下降,便要求統兵的文人,也需要知曉兵事。

活躍在崇禎年間,能打的盧象升,孫承宗,孫傳庭,都是進士出身,妥妥的文人士大夫。

相比與傳統的武將,這些知兵善戰的儒將,因為深受儒家教義,自身對自身就能有個約束,所以他們對於皇帝的威脅,無疑要比傳統的武將要小一些。

這也是明代軍事變革,將要近代化的先兆。

王彥算是這種文武合流的武臣,而金聲桓則還只能說是傳統的武將。

其實如果金聲桓與王彥的勢力一樣強大,那隆武肯定會拉這王彥來對付金聲桓,可惜現在情況正好相反。

隆武見金聲桓到了身前,親咳嗽了幾下,開口說道:“此次大敗,非卿之過,實為朕輕敵冒進所至。”

在隆武看來,這一戰恐怕已經沒了轉機,他雖然病危,但也知道大軍的情況。江南之戰,他們是已經敗了。

這樣的大敗,必然需要有人承擔責任。

如果是崇禎皇帝,估計現在就得找人背鍋了,但隆武帝終究經歷與其他宗藩不同,就像他自己所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在彌留之際考慮最多的還是大明江山和朱明皇統的延續,而並非他個人的名聲。

他現在是憑著最後一口氣,以希望能夠為朱家江山再盡一份力,安撫住統兵的將領。

金聲桓也是老油條,但確實也被皇帝的言行所動,涕拜道:“臣萬死難報答陛下之恩。”

隆武微微點頭,“卿與成功,如今以是大明的左膀右臂,朕崩後,卿當竭力輔佐唐王。”說著他又把目光投向唐王,對他說道:“皇弟繼承大統,新皇登基,可晉封成功為延平王,虎臣為東平王,王得任、孫守法為國公。”

王彥封王後,異性王的先例以開,但眾人聽了隆武的話依然十分震驚,這可是要連封兩王。

唐王臉上一振,但很快也就明白了隆武的苦心,既然已經破例,那就沒必要抱著祖制不放,而隆武自己不封,說讓他登基後再封,便是給他施恩兩將的機會。

試想經歷了江南之敗後,朝廷必然動蕩,而他新帝繼統,也正是人心不穩之時,此時若是能拉攏金聲桓、鄭成功兩人用心輔佐,他的皇位就能大大穩固。

金聲桓同樣也是一振,他沒想到吃了敗仗也能封王,但他仔細一想,卻也明白封這個王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要保證唐王能夠登基,皇帝這是給他畫個餅,讓他支持唐王。

不過不管怎麽說,能夠封王,這也皇帝對他的恩寵和厚愛,金聲桓雖有野心,但他能夠封王,已經是他目前野心的極限。

遇上這樣的君王,怎叫他不感激涕冷,當即連連叩拜。

其實除此之外,隆武還有一層用意,就是希望通過封王,使得王彥的爵位不那麽值錢,靠著提升兩人的地位,以便能夠遏制王彥。

隆武又讓金聲桓退到一邊,喚萬元吉進前吩咐道:“兵事有成功、虎臣,內事就托付卿與觀生,朕崩之後,卿等務必用心輔佐,不得怠慢,以圖再戰。”

萬元吉泣拜,隆武接著又對堂內眾多官員說道:“卿等,朕不能一一囑咐,願皆用命,各安本職。”

語畢,隆武雙目空洞,不在說話,呆呆的望著屋頂,似乎該交代的已經交代完了。

可是皇帝從始至終卻都沒有提過王彥,無論是唐王還是萬元吉等人心中都是一陣疑惑,王彥如今掌握明朝一半以上的兵力,坐擁數省之地,這麽重要的人物,皇帝為何不提,就似乎王彥一點也不重要一樣。

“陛下,那衡陽藩呢?”萬元吉提醒道。

隆武臉上露出難言之色,對於王彥隆武的感情是復雜的。

當初從杭州南逃的路上,王彥救他一命,此後於溫州擁他監國,兩人君臣對談,王彥諫言四策,他都一一采納。

那時隆武以王彥為心腹之臣,無話不談,惺惺相惜,有著共同的報復和理想,關系亦君亦友,君臣兩人聯合與鄭芝龍鬥法,商議朝廷大事,策劃如何打破困境,擋住建夷的進攻,堪稱君臣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