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鎖江計,江南來人

王彥在江北大營待了幾天,不時接見手下將領,凝聚人心,連楚地諸將也一一召見,整合勢力,直到武昌有消息傳來,說江南有人過來求見,王彥才乘船返回南岸。

王彥從碼頭上岸,依然是騎兵護衛著進入城中,沿途百姓紛紛避讓,有士子見了便站在街邊,長揖行禮,恭敬的等王彥走遠,才直起身來繼續與身邊人交談。

來到總督衙門外,當值的百戶官,急忙迎上來,為他牽住戰馬,“相公,督師等候多時了。”

王彥點點頭,將馬鞭丟給身後親衛,便大步向前府門走去,卻迎面看見了武昌知州遊友倫,王彥笑道:“遊知州莫非也是來迎接本相?”

“相公說笑了。”遊友倫躬身一禮,“下官奉命去請滿將軍,督師與堵撫台在議事堂,下官就不陪相公過去了。”

“遊知州自便。”王彥點點頭,便大步往總督府內走去。

不多時,他來到堂外,門口侍衛一聲稟報,堂內諸人立刻起身來迎,王彥進入堂內,眾人重新排號入座,王彥座中堂,何騰蛟座左首,堵胤錫次之。

王彥座定,目光看向兩個生面孔,兩人都是士人打扮,穿著道服,頭上裹著頭巾,帶著網罩,一人四十出頭,樣貌精瘦,一人二十左右,面漏激動之色。

堂內算上王彥只有五人,想必確是機密之事,並沒有請其他官員參與。

這時堵胤錫站起來,為王彥介紹道:“王相,此二位,便是江南過來的義士,這位是賀王盛,字周謙,崇禎進士,坐師雷躍龍現為朝廷禮部右侍郎,這位是眭本,丹陽諸生,字允立,父眭明永隆武元年就義於松江。”

賀王盛與眭本連忙起身行禮,“參見相公。”

王彥點點頭,笑著擡手讓兩人不必多禮,眭本一個諸生,王彥沒有映像,賀王盛到是在邸報上看過。

此人字周兼,號無黨,鎮江府丹陽縣人,崇禎年間天津巡撫賀世壽之子,歷官兵部職方主事、太仆寺右少卿,李自成克京師後迎降,任驗馬寺丞,清軍入關後南逃,但被弘光朝定為從賊,將他列入“第二等首先降附宜斬”之人。

滿清南侵以後,招賀王盛入朝為官,被他拒絕,而是一直暗中從事復明活動。

歷史上,他派遣眭本前往西南聯系永歷朝廷,邀請孫可望會師長江,但事不機密,為叛徒出賣被清廷抓捕,賀王盛與眭本等近百江南士人牽連其中,被殺被流放者不計其數。

此案為《平一統、賀王盛復明案》,歷史上多關注正面戰場上李定國、鄭成功等武將為復明而做出的努力,卻忽略了清廷治下地區的暗中復明運動。

在滿清入關的幾十年內,抗清起義的戰火連天,復明運動潛流又激蕩。

幾十年間,復明大案叠起,《李化鯨、劉澤清反清案》,《王道士夥黨案》,《吳勝兆、顧鹹正反清案》,《五君子復明案》等等,不可計數,鬥爭可謂前仆後繼,每個大案背後都流淌著義士殷紅的熱血,其中包含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跡!

只可惜,這類大案在清初十分敏感,加上嚴酷的文字獄,使得他們很少被史籍記載,找不到完整的記錄,甚至還被有意加以抹殺。

因此使得世人對這些大案了解極少,當代民族政策又讓史學家很少涉獵南明歷史,從而使得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根本不被後代知曉,實在令人嘆息。

這時待兩人坐定,王彥便道:“兩位這次來武昌,所謂何事?”

眭本聽王彥問話,有些激動的起身作揖道:“回稟相公,晚生與恩師,這次是受牧齋先生之托,特來獻策。”

“錢牧齋?”王彥聽後正了正身形,當年掌握南京兵權的勛臣趙之龍開城降清,錢謙益作為文壇領袖朝廷大臣也在南京迎降,但其進入清廷後並不受重用,加之門生舊友紛紛投入到抗清事業中去,他辭官歸鄉後也開始熱衷於抗清事業,為義軍籌措軍糧,屢次被清兵抓進大獄,又屢次被人撈了出來。

眭本再行一禮,說道:“相公,牧齋先生已經聯系了魯王殿下,並派人前往鄭國姓處,再加上相公之兵,匯集三家水師,則長江可斷,江南可定。”

這時堵胤錫說道:“王相,方才我與何督已經商議了一陣,錢牧齋雖身在虜中,然其心未必不念本朝,我觀其規劃形勢,還是綽有成算。現今魯監國之兵,應約屯於崇明海外,若我水師東下,再調鄭國姓水師北上,三家聯手,擊敗清廷的江南水師不再話下。一旦我們切斷長江,江南清兵必然陷入動蕩,而且還可斬斷滿清漕運,使清廷得不到江南的糧餉,而江南亦得不到滿清支援。”

江南是清廷賦稅的重要來源,雖說清軍打哪搶哪,但大部分財務都落入將領的口袋,清廷得運作依然需要銀錢,滿洲貴族自己不會為清廷的運作來掏錢,兵餉糧餉這些都要滿清朝廷來承擔,所以江南之地對於滿清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