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剃發令,江南鼎沸

乙酉年八月二十五日,鄭芝龍迎唐王一行,浩浩蕩蕩進入福州,次日便擁唐王即皇帝位,紀元從本年九月初一起,改稱隆武元年,以福州為行在,改府名為天興府,以原福建布政使司作為行宮,成立隆武政權。

朱聿鍵以疏藩即位皇帝,其血統比之桂藩,甚至魯王都疏遠太多,使其於名分上,稍顯不足,加之他一年前還困於鳳陽獄中,身邊缺乏心腹班底,即便有王彥等人相助,實力還是顯得不足,所以不得不依賴迎他入閩登基的鄭氏。

朱聿鍵即位後,為了收攬人心,隨以擁戴之功,加封鄭芝龍為平虜侯進三公,加太師銜,王彥進三公,加太保銜,鄭之豹封澄濟伯,鄭彩封永勝伯,而左懋第、黃道周、黃鳴俊、陳子壯蘇觀生等文臣,皆拜為大學士,入閣人數之多,國朝歷代罕有。

這日王彥參加完大典,便往城外軍民駐地而去,將行至營外時,卻路遇兩人,俱是衣衫襤褸,一副乞丐模樣。

兩人身形消瘦,顯然多日未曾飽食,披頭散發的看不出本來模樣,杵著木棍往軍營而行,王彥視之,不禁稱奇,而又覺得其中一身影,十分眼熟,因而勒住韁繩,使坐下戰馬急停下來。

那兩名形似乞丐之人,也注意到王彥,卻不似一般之人見官退讓,反而疾步迎了上來,披散的頭發遮掩下,臉上滿是欣喜。

王彥的護衛見此,已經持刀上前,準備阻難,但這時卻忽然見王彥翻身下馬,幾個健步越過護衛,疾步向那兩名乞丐迎了上去,口中驚喜的呼道:“劉順,雲鵬,汝二人怎會在此?”

這兩名乞丐,正是南京城內護王彥逃脫的劉順和錦衣衛百戶王之龍。

當日吳邦輔發動錦衣衛,於南京城內四處攻打府衙,縱火焚燒官府,引起城內混亂,使得原本以為必死的二人僥幸得脫,但此後圖賴於城內四處抓捕錦衣衛殘余人員,使得二人只得扮作乞丐,隱藏起來。

不久後,二人逃出南京,卻又打聽不到王彥的蹤跡,劉順便提議王之龍同他一起南下,追趕揚州軍民,再行商議對策。

時清軍密探遍布江南,二人不敢聲張,隨徒步千裏,一路靠著乞討,勉強走到浙南,而後聽聞王彥擁唐王於溫州監國,後又攜軍民進入福建,二人便匆匆追來。

“公子!”劉順聞王彥之聲,頓時涕而拜道:“順以為再無與公子相見之日矣!”

“侯爺!”王之龍則作揖而拜。

王彥疾步上前,連忙將劉順扶起,觀他這撫模樣,心頭不禁一酸,不知他一路受了多少苦頭,才走到福建來。

“吾在南京時,曾托人打探你二人消息,卻不曾得知,還以為你二人已經因吾而亡,心中痛惜,不想今日還能相見,實乃上天庇護,不使吾失你二人也!”王彥動情道。

甲申年,王彥起於山東,當年的舊人在經歷諸多變故之後多以不存,特別是揚州之戰,以及李泰禎會同五千子弟戰死吳淞口後,最初自青州便跟隨王彥的老弟兄,已經所剩無幾,而劉順在這些人中的分量尤為重要,甚至比王威在王彥心中的分量,還要重上許多。

這時王彥連忙讓人帶著二人,先去洗漱休息,待吃過飯食後,才於營帳內招二人相見。

王彥隨詢問二人南下時的情況,卻驚聞清庭再次頒布剃發令,並以“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野蠻手段強迫漢族百姓改變數千年之傳統。

王之龍為錦衣衛百戶,南下時,雖一路逃難,躲避清軍追捕,但還是能通過一些渠道,獲得許多消息。

山海關之役後,北虜入關,多爾袞曾下令沿途州縣剃頭留辮,但進入北京後,遭到漢族官民的激烈反對,不少官員觀望不出,甚至護發南逃,北直隸百姓也似有揭竿而起之勢,多爾袞才被迫收回成命,並頒布諭旨:“予前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發以別順逆。今聞甚拂民意,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自滋以後,天下臣民照舊束發,悉從其便。”

今大順與弘光朝廷相繼被清庭摧毀,多爾袞認為天下大定,隨再次悍然下令,天下男子一律剃發,改北虜衣冠,北虜之信義可謂全無,做出的保證,全然如同放屁一般。

中華上下數千年,我華夏何時強迫其他民族改變其風俗習慣,北虜之祖輩在反叛以前,世世代代為大明之臣屬,接受大明之封號,官職,我漢族天子強迫女真族蓄發網巾,遵從漢制了嗎?

北虜入關以來,打出滿漢一家,以中華正統自居,然蠻夷就是蠻夷,其之舉措,分明是其骨子裏的自卑,害怕如昔日之遼、金為我漢族同化,而觀其剃發改制之暴行,哪裏有絲毫融入中華之意?

“衣冠發服,吾民族之信仰,北虜如此行事,是欲亡我華夏!”王彥聽了王之龍帶來的消息,臉色不禁陰沉到極點,“吾心頭之恨,非親提大軍蕩平北虜全族,不能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