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失重的復仇(第6/11頁)

郭嘉的目的,也許正在於此。他可從來不會直接告訴你什麽是對,什麽是錯。

唐姬這一天沒有外出,在自己宅子裏處理著采集來的藥草。她把這些植物分門別類剪碎,碾成粉末,再按照比例調配在一起,用小袋收好。這些處理藥材的手法,都是王服教給她的。在沒事的時候,這是唐姬唯一的消遣。

劉協白龍魚服的決定,讓她覺得有些不安。官渡此時暗流湧動,且不說袁、曹大軍雲集,單是她知道的高手,就有王越、徐福、徐他、史阿四位,更不要說袁紹那邊擅長暗殺的人有多少。

更讓唐姬擔心的是,郭嘉手裏那幾張畫像,始終是個隱患。天子雖然說會去處理,可一直也沒動靜。到底那個人做事行不行,唐姬實在是無法做出斷言。除去伏壽,她是對真劉協最信服的一個人,所以也是對假劉協的能力最有懷疑的一個人。

這時宅門外傳來敲門聲,唐姬起身去開,發現是一個從未見過的人。那個人身穿布衣,一看就是個普通百姓。他抓抓頭問道:“是唐瑛?”

“是。”唐姬面無表情地回答。這人言談間不見恭敬,還直呼她名字,看來並不知道她的王妃身份。

“有一個叫孫禮的人讓我轉告你一聲,說希望見你一面。”

唐姬眉頭一皺。孫禮是他們安排在曹營中的一枚暗棋,但從來都是唐姬主動找他,今天他為什麽主動要求見面?而且用的還是一個閑漢傳話,莫非曹營中有什麽大事發生?再一問碰頭地點,唐姬心中疑惑更濃,因為地點是在董承府邸。那裏自從董承被捕以後,已被封存廢棄,目前沒有任何人居住。甚至在附近的居民口中,還流傳說每到夜半會聽到有冤鬼在裏面哭號——倒是個接頭的好地方,只是跟孫禮的作風有點不符。

她腦子裏飛快轉過數個念頭,開口問道:“他給了你多少好處,教你傳話?”那人從腰間摘下一枚玉佩,咧開嘴道:“那人送了我枚玉佩,真是大方。”

唐姬面沉如水。那個人只是讓閑漢傳一句話,便舍出一枚玉佩,可見所圖非小。

打發走閑漢以後,唐姬心中翻騰不已。那個人絕不是孫禮,而且他沒打算真的騙過唐姬。他只是通過這個方式,暗示自己知道許多事情。即使這閑漢被人捉了,也只說得出唐瑛和孫禮兩個名字,那人根本不必暴露。

可究竟會是哪一方出手的呢?唐姬想不出來。雒陽系沒這種魄力,曹氏不必多此一舉,其他更沒什麽成氣候的勢力。

不過唐姬至少知道一點,自己無法拒絕。

入夜後的董承府,顯得有些陰森。大門的漆色尚未剝落,但台階前已經有點野草冒頭的痕跡。自從主人離開以後,整個府邸死氣沉沉,如同被一只蜃怪吸光了所有精氣。目前這裏沒人居住,倒不是因為董承的死,而是董妃是帶著身孕喊冤而亡,據說這樣死去的人會化為厲鬼戾嬰,兇險得很。

唐姬不相信這些荒誕之說,不過她踏入府中時,心中也不免有些忐忑,腦海裏又浮現出董妃無助的眼神。她鎮定心神,繞過影壁,來到正中的開院裏,雙眸霎時閃過一絲驚駭。

在院中不知是誰支起了一面玄色角幡,挑起一件彤雲赤袍,其下兩支素白蠟燭墊在白木台頂,四角獸頭造型格外淒厲。唐姬認出這種祭禮名叫“喚褨”,是用死者生前之物來召喚魂魄,使其歸來,通常只有至親至痛之人才會實行此禮。

難道董家竟還有幸存者?唐姬心中有些慌亂,她暗暗用手按住腰間匕首,環視左右,四周漆黑一片,寂靜無聲。她再去看那祭台,發現木台上居然擱著幾只蟋蟀,仔細看才發現是草編的。

“草蟋蟀,披黃帶,日頭東升,貴人西來。”一陣輕輕的童謠聲傳來,唐姬聽在耳中,瞳孔陡然收縮。這童謠,和董妃死前所吟唱的完全一樣。如果不是聲音沙啞低沉,唐姬真會以為是董妃回來了。

一個人從黑暗中緩緩走了出來。這人頭縛白帶,身披青衣,通紅的雙眼如同一只兇獸,正是趙彥。看到他的模樣,唐姬不由得退後了兩步:“你是誰?”

“這是董妃生前最喜歡的歌謠。”趙彥答非所問,他俯身下去,從懷裏又拿出一只新的草蟋蟀,擱在台子上,然後仰望玄幡,“今夜招她回來,我要唱給她聽,來安撫她的魂魄。”

“那你為何喚我來此?”唐姬一直緊盯著他的動作。

“您是她死前見到的最後一人,我想問一下您,她死前可曾說了什麽?”

唐姬踟躕片刻,方才答道:“她唱的,也是這一首曲子,和你唱的一樣。”趙彥聞言渾身一震,復又垂頭,神色又喜又悲:“原來……她最後記得的,居然是我……”他原來布滿血絲的雙眼,慢慢變得清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