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下) 終章 帝國最後的榮耀

日軍全部撤離之後,聯軍並沒有掉以輕心。在萬世德——他大概是援朝歷任經略中最輕松的一位了——的主持之下,陳璘針對殘留在南海、錦山、乙山等地的倭寇進行了搜捕。這些被自己人拋棄的倭寇盤踞在深崖高山之上,試圖依靠地利進行頑抗。可惜大勢已去,他們再也沒有任何活命的機會。截止到七月份,陳璘所部一共砍掉了一千一百名倭寇的首級,送去了京城。

這一千一百名倭寇,很不幸地成為了這場七年戰爭的最後戰死者。

戰爭已經結束了,可是歷史仍在繼續。對於這場深遠影響了東亞局勢的戰爭,我們該有什麽評價呢?

或者說,我們該怎麽樣公正地評價呢?

歷代文人政客以及很多當代史學研究者都持這樣一種觀點,即萬歷三大征拖垮了明朝。尤其是這場朝鮮戰爭,它耗費巨大,讓大明的財政雪上加霜,間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這種說法究其根源,起於萬歷年間“爭國本”事件中的朝臣及文人之手,後來越傳越廣,幾乎成為一個常識。

但事實真的如此?

中國古代文人論政,少有以數據說話的,多以動機和道德為本。事實上,即使大略地去探究一下當時的財政數據,就可以很清楚地發現,這種說法其實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這次朝鮮戰爭,說起來歷時七年,看著好象時間很長,其實這七年時間裏,並非是一直在打仗的,在朝鮮的部隊,也不是一直有那麽多。其中絕大部分時間,雙方是在對峙和談判。

自一五九二年壬辰倭亂起,到六月祖承訓率數千明軍入朝,七月戰敗回國,十二月李如松才率大軍再次入朝。次年李如松飛軍直下三千裏,收復了朝鮮三都。然而這次入朝的總兵力僅三萬八千余人,哪怕到後來劉綎等援軍入朝後,兵力也才四萬出頭。但李如松隨即就於八月率三萬多明軍陸續撤出朝鮮,僅余數千明軍駐留朝鮮。期間真正的作戰時間,僅九個月。

再後來就得到一五九七年二月的丁酉再亂時,明朝才第二次大規模出軍,這次規模比較大,但總動員人數也不過十余萬,時間也僅一年,次年秋,朝鮮戰爭徹底結束。

因此這場戰爭,真正的作戰時間僅二年左右,累計總動員二十二萬余人。但要注意的是,這是累計的動員數,也就是明朝屢次下令征發的累計人數,實際上並未真出動了那麽多人。如壬辰時李如松出軍,總動員數為七萬人左右,兵部計劃入朝兵力四萬八千人,但真正入朝的僅三萬八千人,遼東、四川等地均有被征發的部隊因各種原因未能入朝。又如劉綎的五千人雖然最後趕到了朝鮮,但已是次年的年中,戰役基本結束,只剩下行軍前往釜山的行動了。

這次戰爭的總人員和錢糧數的統計,應該說是比較復雜的。當時朝鮮方面曾做過統計,《燃藜室記敘》十七卷裏對明朝此次戰爭的耗費數記載如下:“徵發浙陜湖川貴雲緬南北兵通二十二萬一千五百余人,往來諸將及任事人三百七十余員,糧銀五百八十三萬二千余兩,交易米豆銀三百萬兩,實用本色米數十萬斛,諸將賞銀三千兩,山東糧二十萬斛。”

如我們之前所說的各種原因,朝鮮人自戰爭開始,就一直對錢糧問題非常關心,其認真之態度甚至還甚於明朝。因此這個數字就算不是極準確,差異也不會太大,基本可以認為就是當時的總耗費。簡略來說,就是朝鮮戰爭總耗費為銀八百八十三萬五千兩,米數十萬斛。年均下來,約一百三十萬兩軍費開支。

那麽,這個數字是否在萬歷朝廷的承受範圍內?

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以承受,且並不困難。萬歷朝的前十五年,由於張居正主持的考成法、一條鞭法及清丈田畝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此時期的財政狀況史有公論,堪稱中興。僅萬歷五年,戶部歲入已達四百三十五萬兩,收支相抵後財政結余八十五萬兩。到萬歷九年,張居正說近年以來,正賦不虧,府庫充實,征解如期。

連續多年財政不出赤字,這哪怕是放到現在,也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政府工作報告,看看能有多少財政年度做到沒有財政赤字的。僅此一點,就可見明廷財政形勢如何。

到萬歷十年,明廷僅太仆寺一處的存銀就達四百多萬兩,加上太倉存銀,總數不下七、八百萬兩,太倉存糧亦可支十年之數。這還只是部分府庫存銀,別的府庫還沒計算在內。再說朝鮮戰爭這七年裏,不是光支出沒收入,日常的賦稅一直在收,因為即便有收支不平衡,即使只以庫銀存量計算,以萬歷前期的庫銀結余,應付起來也不是大問題。

其實明代朝野對朝鮮戰爭抱怨不絕,最大原因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