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下) 第二十一章 泗川的必然與偶然(第4/9頁)

明軍八千人對兩千五百人進行了短暫的追擊戰,一共獲得一百三十余級的斬獲,實際殲滅一百五十人。這一系列數字,比起《征韓錄》裏給出的數字,更為可信一些。

打贏了這場仗以後,明軍全體士氣高漲,現在董一元面臨著兩個選擇。

一是對泗川倭城圍而不打,先去攻破東翼固城的立花宗茂。

二是立刻展開對泗川倭城的進攻,趕在立花宗茂赴援之前幹掉島津義弘。

茅國器堅決認為應該采取“圍城打援”的策略。他對董一元說,倭城堅固,攻打起來曠日持久,萬一敵人援軍從側後殺來,就會變成另外一場島山之戰。不如先擊破立花軍,讓島津義弘徹底陷入絕望,然後一戰可下。

董一元捋著胡子搖搖頭:“不然不然,兵貴神速,只要我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泗川,固城之敵必然膽落。”

這不是廢話麽?我擔心的,就是無法迅速攻克泗川呀!茅國器聽到這裏,有點抓狂。

“攻城這事交給我好了!保證旦夕可下!”

一員將領忽然站出來拍著胸脯說。眾人一看,原來是彭信古。他是京營出來的軍官,跟諸將平時關系一般,手底下的人也不太規矩。

彭信古說我親自去城下查探過,敵人城中炊煙很少,可見兵力不多。如果以我為先鋒,一日強攻就能打下來——不過得給我一天準備時間。

人總是相信自己願意聽的話。董一元聽到彭信古這麽說,心裏樂開了花,當即拍板,就這麽幹。茅國器覺得不太靠譜,可是軍令如山,他也只得領命而去。

彭信古、茅國器走了以後,鄭起龍又來了。

他給董一元帶來一份很關鍵的情報:泗川倭城裏,沒有水源。

之前島山倭城裏,就是因為沒有水源,才被明軍困得死去活來。沒想到島津義弘沒長記性,仍舊把水井修到了城外,結果明軍一圍上來,汲道立斷。

鄭起龍建議,敵人既然缺水,我們不妨圍三闕一,讓他們有機會逃出去,再於半路圍殲。董一元大手一擺:“不用這麽麻煩了,明天攻城,一日可下。”

這幾乎就是島山之戰中吳惟忠向楊鎬建議的翻版。

其實這時候島津義弘在城裏,已經是坐困愁城。城中無糧也無水,外頭大軍雲集,正是內外交困之局。有人向他建議,說如今海路還算暢通,不如大人你趕緊坐船離開吧。島津義弘苦笑一聲,說我若是這麽逃回去了,島津家就完蛋了。

此時城中一萬多人,都是薩摩精銳,島津一走,這些人必死無疑。等到他回到日本,也會被嚴厲申飭,削藩減石不說,島津家能不能保住,都是個問題——豐臣家的新興勢力領地都在九州,緊挨著島津家豐腴的土地,正愁沒理由擴張呢。

想到這裏,島津義弘就地挖了一個大坑,自己坐在坑裏感嘆:“這裏,就是我的墳墓啊。”

十月一日早晨七點多,吃過早飯的明軍開始朝著泗川倭城聚攏而來。

按照董一元的安排,彭信古作為先鋒,先發出陣,茅國器、葉邦榮、鄭起龍三營步兵策應援護;馬呈文、師道立、郝三聘、柴登科四部騎兵在倭城左右馳騁飛射,牽制敵軍;藍芳威、祖承訓進攻倭城東北的木門。

明軍這邊熙熙攘攘地擺開陣勢,日軍那邊卻是按兵不動。

不是鎮靜,而是傻了。

他們準備了滾木巨石、鐵炮弓弩,打算打一場慘烈的守城戰,可是明軍先鋒部隊根本沒靠近,遠遠站開,不知搞些什麽明堂。

島津義弘覺察到了這種異狀,趕緊登上高處,往城下看去,結果他看到了兩排黑漆漆的東西。

第一排黑漆漆的東西,是炮口。這炮口比碗口還大,炮身極長,上面有九道鐵箍,兩側兩個車輪。虎蹲跟它相比,就像是一只獅子狗;鐵炮跟它相比,就像是一根牙簽。

有日本人認出來了,這是大將軍炮。這種炮威力無儔,能射七斤的鉛彈,一炮出去能糜爛一大片。當初李如松攻打平壤,就是用這種炮遠遠轟擊,最後把小西行長生生炸出城去。

大將軍炮別的都好,只是特別沉重,足有五百多斤,在朝鮮山地移動起來極其緩慢。明軍攻打蔚山的時候,這些大炮就沒趕上參加,不然加藤清正吃的苦頭會更多。

而此時這大將軍炮總算趕到戰場,一字排開,足有幾十門之多,都對準了泗川倭城的城垣。

而第二排黑漆漆的東西,更可怕。

這是一群黑漆漆的人。

不是雲貴山民或者草原牧民那種曬黑了皮膚的黑,而是徹頭徹尾的黑,黑到只有雙眼眼白和牙齒是白的。

這究竟是妖怪,是妖怪,還是妖怪啊?

這些士兵是彭信古的親隨衛隊,也是他區別於其他部隊最大的特色。當然,對現代人來說,他們的身份毫不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