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上) 第九章 敗北

祖承訓是個徹頭徹尾的遼東軍人。

他的十世祖先祖世榮本是安徽人,當年跟隨朱元璋在滁陽起兵,擔任他的貼身侍衛,是從龍之臣。後來徐達北伐,祖世榮隨軍北上,遂定居在遼東蒲蘭。祖世榮之後,祖家歷代一直在遼東軍中,儼然已成為軍人世家。到了祖承訓這一代,他作為遼東名將李成梁的家丁,跟隨李成梁與蒙古作戰,表現出眾,於是一路青雲直上,做到了副總兵的位子。

祖承訓不算是最成功的,不過他有個兒子,以後的名氣遠遠大過他——這個兒子的名字叫祖大壽。

那個時代的遼東軍人,打起仗來嗷嗷叫,搶起東西來也是嗷嗷叫。遼東復雜、殘酷的形勢賦予了他們復雜的性格,讓他們變成了明軍之中少有的悍勇之師,卻又有殘暴、貪婪的一面。這些軍人既有深入敵疆浴血殺敵的功勛,也幹得出殺百姓冒領軍功討賞的惡行。

遼東軍的殘暴名聲,讓朝鮮人心存忌憚。早在討論向大明求援時,就有大臣不無擔心地提出來,說朝鮮就剩下這麽一片幹凈地方,如果讓遼東軍來了,以他們的軍紀,只怕朝鮮除了地也剩不下什麽了。

對隨時可能戰死沙場的遼東軍來說,聲望、道德什麽之類的,遠不如實在的金銀財寶來得重要。正是在這種心理的驅動之下,祖承訓日夜兼程,要第一個拿下平壤城,成就不世偉業。

平心而論。祖承訓瘋狂趕路的舉動,固然有摻雜著自私的功利心,但從兵法的角度來說,並不為錯。既然知道日軍主力不在,那麽兵貴神速,盡快奪城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更何況,祖承訓在順安冒雨強行軍的行為,明軍其他將領想不到,日本人更不會想到。戰爭最基本的一個理論,是不去作敵人認為你會作的事情。當年鄧艾偷渡陰平、李愬雪夜襲蔡州,都是在絕對想象不到的地點和時機出擊,收獲全功。

有這些先輩的光輝戰例作為背書,祖承訓今日想重現一次經典。

躊躇滿志的祖承訓策馬來到平壤城前,手搭涼篷遠遠望去,看到遠處的平壤城頭旌旗飄搖,卻沒有一個守城的士兵,心中突生疑竇。

在這裏,有必須作一點簡單的考證。

對於祖承訓軍究竟抵達平壤的哪個城門,史料記載不太一樣。《朝野僉載卷》、《懲毖錄》、《再造藩邦志》等史料記錄的是明軍從七星門入城。而《寄齋史草》裏卻說明軍是自普通門而入。不過所有的材料在這裏都眾口一詞地強調:城頭沒人。但另外一本《亂中雜錄》,卻簡略地提及了明軍進攻平壤城門時經歷了一番戰鬥,才破城而入。《宣祖實錄》二十八卷壬辰年七月二十二日裏提到過,祖承訓曾在西門結陣。

先說平壤城。這城分為四城:內城、中城、外城和北城。

外城以牡丹峰為北部頂端,循普通、大同二江的走勢把平壤城裹起來,形成兩邊環水,一側枕山的態勢。外城嚴格來說,只是城郭,沒有城墻。真正的城墻要從中城開始。中城之內,還有一圈內城城墻。在北部,還有一道北城城郭,環繞牡丹峰一周。

普通門位於中城西側,因流經此地的大同江支流普通江而得名。七星門位於內城東北側。這兩個門,並不是同一圈城墻的通道,而是一內一外,一西一北。

綜合這些說法,可以推測出一個結論:祖承訓的部隊從順安抵達平壤以後,先從平壤西側的普通門進入中城,然後再繞行至北方,抵達七星門外。

這條路線意味著,當明軍大搖大擺通過平壤外城與中城的時候,沒有遭到任何阻撓。

外城看不見守軍,這個可以理解。平壤的外城周長有三十二裏,如果守城部隊兵力太少,往往會幹脆放棄外圍陣地。但日軍居然連中城都無人把守,這便可堪玩味了。

要麽是日本人故意設下的圈套;要麽是日本人麻痹大意,根本沒設防。

相信任何人面對這種狀況,都要心中生疑。祖承訓久經陣仗,這點警惕心自然是有的。他率軍連過兩道城墻,不見任何守軍,不免狐疑。可他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這樣的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祖承訓命令繼續前進,但同時往平壤城附近撒出許多斥候,嚴密監視城中動靜。

主力陸陸續續都集結到了七星門外,這次他們終於看到了日軍守軍。祖承訓一聲令下,五千人馬一齊呐喊,聲威震天。朝鮮軍與明軍圍住七星門,箭矢如同潑水一般朝城頭飛去。《亂中雜錄》記載的“喊殺連天,矢石如雨”,應該就是指在七星門前的戰鬥。

負責鎮守七星門的,是第一軍團副將松浦鎮信的侄子松浦源次郎定,年輕人才二十一歲,所以身旁還跟著松浦家的一位老臣子日高喜,以及三百人的部屬。當明軍突然出現在城下的時候,猝不及防的日軍立刻大亂,日高喜還沒明白怎麽回事,便稀裏糊塗地戰死沙場,松浦源次郎定依仗著手腳麻利,僥幸逃脫。